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01日

预防中暑侵袭 安享夏日时光

在夏季急症中,中暑最为常见,而且很凶险。中暑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是急诊科夏季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中暑的“终极形态”是热射病,掌握热射病的识别、急救与预防方法,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渐进加重的中暑过程

人体如同恒温器,通过出汗、扩张皮肤血管等方式散热,维持37℃左右的核心体温。但当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自身产热过多、散热障碍时,这套“恒温系统”就会失灵,导致热应激反应。中暑是一个渐进加重的过程,相关症状表现为:

1. 热痉挛:是最轻阶段,常在高温下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发生,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电解质(主要是钠盐)严重流失,表现为短暂、间歇性的肌肉疼痛和痉挛(如小腿肚抽筋)。此时体温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及时休息、补充含盐饮料可缓解。

2. 热衰竭:这是身体散热机制濒临崩溃的信号。由于持续失水、失盐,身体无法有效调节体温。核心体温通常在38℃至40℃,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苍白、心跳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可能会轻度意识模糊(如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阶段是阻止发展成热射病的最后关口。

3. 热射病:这是中暑最危重的阶段,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核心体温超过40℃。该阶段会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这是与前两阶段的主要区别,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异常、胡言乱语、抽搐(癫痫样发作),直至深度昏迷;汗腺功能衰竭,皮肤干热无汗;多器官功能衰竭,高温“烫伤”细胞,迅速引发心、肝、肾、凝血系统等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病情危重复杂。

识别热射病的信号

出现以下核心三联征,必须高度怀疑热射病,应立即呼叫120。

1. 核心体温超过40℃,这是检测热射病的金标准。

2.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障碍,出现意识不清、定向力障碍(不知身处何地、何时)、行为怪异、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或极度淡漠,伴有肢体抽搐、全身性强直阵挛(类似癫痫),随后迅速陷入昏迷。

3. 皮肤干热、发红、触之烫手(常见于非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早期可能大汗淋漓,但核心体温已飙升且伴有神经症状,不能因出汗而掉以轻心。

热射病的现场急救

热射病的救治核心在于快速降温,有黄金30分钟的急救时间。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前,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1. 首要目标是让患者快速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内,立即脱离热源。快速物理降温的方法有:

冷水浸泡:这是最有效的措施,将患者(除头部)浸入冷水中(如浴缸、水池、溪流),持续搅动水体,防止患者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并避免寒颤。同时密切看护,防止溺水。若无条件浸泡,可用大量冷水反复浇淋或擦拭全身。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不能使用冰水,避免患者血管剧烈收缩。

冰敷核心区域:用冰袋、冰毛巾包裹敷于患者颈部、双侧腋窝、腹股沟、腘窝(膝盖后)等大血管流经处。

强力蒸发散热:脱去患者多余衣物,在其身上不断喷洒或擦拭冷水,用风扇或扇子对湿皮肤强力吹风。

进行降温的同时,应每5分钟至10分钟测量一次患者体温,目标是在30分钟内将核心体温降至39℃以下,避免降温过度(低于38℃)。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患者,以免刺激皮肤,引发寒颤或酒精中毒。

2.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与基础生命支持。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若患者无反应但有呼吸,置于稳定侧卧位(复苏体位)。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对于意识清醒、能吞咽且无呕吐的患者,可少量多次给予含电解质的清凉饮料。不要给昏迷或频繁呕吐者强行喂水,以防窒息。

3. 紧急呼救与转运。在实施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清晰告知疑似热射病、患者状况、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和当前体温。持续降温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在救护车上继续使用冰袋、湿毛巾、风扇等给患者降温。

中暑是“潜伏”在高温天的致命威胁,掌握中暑及热射病的识别要点,牢记现场急救的核心,快速、持续、有效的降温,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

(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韦康)

--> 2025-08-01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0200.html 1 预防中暑侵袭 安享夏日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