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07日

肝占位的诊断与应对方法

王先生今年45岁,在一次常规体检的超声检查中,报告显示其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这个医学术语让他瞬间紧张起来——这是肿瘤吗?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需要立即治疗吗?事实上,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肝占位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本文将系统解析肝占位的类型、影像特征、诊断流程和处理策略,帮助您科学认识这一常见问题。

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肝脏内存在局限性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肝脏里长出“异常东西”,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形成对比。根据性质可分为良性占位和恶性占位,其中良性占位主要包括肝血管瘤、肝囊肿和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等;恶性占位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以及肝转移瘤,最常见的是肝细胞癌。

如何诊断肝占位

有统计显示,约60%肝占位为体检时偶然发现,30%因相关症状就诊时检查发现,而10%在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体积较小的肝占位无明显症状,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不适,可伴有腹胀、食欲减退,压迫胆管,引起胆管梗阻时可有黄疸。若是恶性占位,患者体重会在短时间内下降。

肝占位通常需要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B超、CT以及磁共振。

1. 由于无创、经济、可重复的优势,B超是肝占位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占位性质,区分其囊实性。但B超所提供图像信息有限,若想获得更多的影像信息,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就需要进一步做CT及磁共振检查。

2. 常规的CT平扫可多平面显示肝占位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及密度。由于不同的肝占位具有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增强CT可以很好地观察这些特征。此外能谱CT对于难以定性的肿瘤能够提供更多组织特性的信息。

3. 磁共振成像(MRI)有着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射的优势,除了常规扫描,还能提供DWI、动态增强等特殊序列,对肝占位的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此外,对于CT难以确诊的肝细胞癌,MRI还可以通过注射肝特异性对比剂提高诊断准确性。

4. 除了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也能给医生提供临床信息辅助诊断。如肝功能检查能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不同的恶性肿瘤其相应的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如肝细胞癌表现为AFP升高,胆管细胞癌表现为CA199升高,胃肠道肿瘤转移表现为CEA升高等。由于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癌前病变,所以也会检查这些肝炎的病毒标志物。

5. 病理诊断是肝占位确诊的金标准,常规需要通过穿刺活检。但肝占位选择穿刺应慎之又慎,如血管瘤含有丰富的血供,穿刺后易引起出血;恶性肿瘤(如肝癌)穿刺后可能导致肿瘤向穿刺路径蔓延。所以高度怀疑恶性的肝占位,临床上通常行手术切除后再进行活检。

如何应对肝占位

对于良性占位,多数患者要随访观察,有症状或并发症时才需治疗;如果确诊为恶性占位,需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具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肝切除术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晚期肝功能衰竭者,有条件可进行肝移植;射频消融可用于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和放射性栓塞,通过介入治疗缩小肿瘤体积后再行手术切除,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药物治疗,除了基本的化疗方案,随着研究进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开始普遍起来,因为对自身正常细胞损害小,较常规化疗更受推崇。

不论良性还是恶性的肝占位,发现后仍需对患者进行监测与随访。良性占位6个月至12个月复查一次;恶性占位在治疗后的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肝硬化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通常包括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

如何预防肝占位

良性占位往往不影响生活质量,但恶性占位仍需做好预防,尤以肝癌为甚。平时应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确诊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需定期随访,规范治疗肝病,避免滥用药物,减轻肝脏负担。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限酒、控制体重、避免食用霉变食物。

肝占位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发现肝占位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建议携带完整检查资料到肝胆外科或肿瘤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

(柳州市工人医院 钟炜)

--> 2025-08-07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0559.html 1 肝占位的诊断与应对方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