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粤
晚报讯 近日,滨江东路延长线的银杏树挂满圆球状的白色、淡黄色小果子,引得不少行人驻足观赏。这种“白果”是人们常用于煲汤的白果吗?市园林部门提醒,这些“白果”的颗粒实为银杏种子,具有毒性,切勿采摘食用。
“之前有人拿竹竿敲打银杏树,这些果子掉落到了地上。”负责该路段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李师傅说。据观察,这些直径约2厘米的“白果”初为青绿色,成熟后为淡黄色,最后变成橙黄色并散发腐臭味。
据了解,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也是典型的观叶植物,其树叶呈扇形,夏季呈淡绿色,秋季会变成金黄色,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常被用作行道树、孤植树。
“银杏俗称白果树,需注意的是,日常吃的白果并不是银杏的果实,银杏是不会结果的。”市绿化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银杏是裸子植物,不存在真正的果实。如今长出的“白果”其实是裸露种子,外层肉质结构为种皮。所谓裸子植物,就是无花(或花极简单)且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直接裸露在外的植物。银杏肉质外种皮含大量的丁酸和脂肪酸,有臭味且具有腐蚀性,会对人体皮肤产生灼烧感。
同时,其白色果肉和果芯当中含有氰化物,还含有类似生物碱的毒物,生食或熟食过量会引起中毒。因此,路边的这种“白果”不能“采”,更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