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原以为花钱在菜市场购买了摊位使用权,就能“坐等收益”,岂料市场迟迟无法开业,或者开业不久便被关停,甚至出现销售方人员失联等情况……6月13日,《柳州晚报》05版以《花费50多万元投资近4年无收益》为题,对多名市民投资购买菜市场摊位使用权蒙受巨大损失一事进行了披露(见上图)。8月12日,柳州市房产交易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菜市场摊位使用权投资陷阱。
购买菜市场摊位使用权存在的核心风险
近期,市房产交易所在我市房地产交易中发现,某些公司通过“购买商铺使用权”的形式,向群众推销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菜市场摊位的使用权,承诺每月返还固定租金。针对这一现象,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该所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提醒广大群众警惕此类投资陷阱。
购买菜市场摊位使用权存在的核心风险,首先是产权风险,使用权无保障,物权缺失,无真实产权转移,所谓“购买使用权”在实践中多被认定为长期租赁合同关系,购买者不获得摊位所有权,仅取得租赁权。运营公司通常本身也只是“二房东”,并不具有菜市场产权。
其次是法律效力风险。合同条款存在根本缺陷,租赁期限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705条规定,租赁合同“最长不得超过20年”。而有些公司提出购买“30-50年使用权”,显然,超出部分无效。
还有就是资金安全风险。公司运作模式蕴含高风险,多数为新设公司,实缴资本为零,无资产兜底。当无法维持高租金回报时,公司往往破产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此外,还存在维权风险。销售时“高回报”承诺多为口头宣传,而合同文本规避核心责任。即便涉诉后公司也往往无财产可供执行,投资者即使赢了官司,也难以追回损失。
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市房产交易所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菜市场摊位时,要全面核查项目合法性,要求查询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原件,特别查验规划附图中是否标注农贸市场功能分区。还要到不动产登记部门查询项目产权状况,确认是否存在抵押、查封。还要核实运营公司与产权方关系,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运营方实缴资本、诉讼记录、股东结构,警惕新成立、零实缴的“皮包公司”。
同时,要拒绝任何超过20年的使用权约定。要明确约定合同解除条件、违约金计算方式,警惕要求“全权委托运营方处置资产”的霸王条款。
请广大群众牢记,凡是承诺“稳赚不赔”的投资,多有精心设计的骗局。菜市场作为民生设施,其投资价值应体现在真实运营效益上。在参与此类交易前,务必核实、理性判断,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投资菜市场摊位需谨慎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全市(包括乡镇)共有129个农贸市场,以及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柳州市农贸市场行业协会会长周坤球表示,按照《柳州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的要求,要经营好一家农贸市场,需要很多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尤其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然很难将市场经营好。最近几年,柳州市新开了很多农贸菜市场,但从已发生的一些案例可以看出,一些菜市场的开办者并不是诚心做市场的,而是想通过销售摊位超长期使用权的方式来赚快钱。周坤球提醒打算投资农贸市场摊位的市民,在投资前要多方了解,谨慎投资,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