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23日

汲取知识养分 触摸多元世界

​——关注我市中小学生的多彩假期

张瑞琪在制作木凳。

社区化身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

孔际发(右二)在制作贝壳灯。

翁晋尧在制作拉面。

“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活动,洪晨翔(右二)正在演出。

○○全媒体记者 李汶璟 宁静波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黄金时光。今年夏天,我市不少中小学生在广阔天地里开启了别样的成长之旅。他们在课外实践中触摸世界的多元,在文化浸润中汲取养分,在动手体验中收获成长的喜悦。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滋养了心灵,度过了一个安全、充实又多彩的假期。

在课外天地中触摸世界

8月20日,“童声里的中国”全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其中,柳州市青少年宫“小刘三姐”合唱团作为广西唯一代表精彩亮相。14岁的洪晨翔身着壮族服饰站在聚光灯下,用清澈纯净的嗓音演绎《织机谣》。他说,本次舞台上的历练让他收获颇多,他十分自豪能站在舞台上唱出民族文化的故事。而且,在演出之余还能与合唱团的小伙伴交流学习,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

11岁的张瑞琪在暑假同样充实——在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时帮助他人,体会被需要的快乐;参加小医生研学学会了测血压,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掌握了包扎技巧;在手工活动中亲手做出了小木凳,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这些社会实践让我更自信,明白了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张瑞琪说,马上就要开学了,她会把暑期实践的收获融入课堂学习中。

记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我市各文化场馆、不少社区化身少年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组织了歌咏展演、志愿服务、研学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触摸世界的多元与精彩,在交流互动中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在文化浸润中汲取养分

柳侯公园中华园仙风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柳宗元皮影戏科普课堂正在上演。8月14日,40余组亲子家庭围聚在光影幕布前,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操控着皮影,家长们则为角色配音。幕布上,一个个动人的场景活灵活现。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皮影戏,亲手操作才发现这么有意思!”柳江区拉堡小学晨曦校区的何张可沂兴奋地说,手中的皮影仿佛有了生命,让她对柳宗元的故事有了更鲜活的理解。这场活动让传统文化不再仅仅是书本里的文字。

在柳州晚报小记者暑假班里,11岁的费一宸认真地说:“记者老师说,写新闻要找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他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写作时也更懂得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收获颇丰。

记者还走访了解到,我市不少中小学生还在假期走进博物馆,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文化的印记,通过与历史“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养分,让文化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在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

“用贝壳拼出海浪的图案,粘在灯罩上,就像把‘大海’带回家了。”8月22日,城中区河东街道前茅社区的活动室里,10岁的孔际发正在专注地制作贝壳灯。做好后,他捧着点亮的贝壳灯向家长展示,眼里的喜悦藏不住:“原来普通的贝壳也能变得这么美!”

10岁的翁晋尧是市景行小学本部四年级的学生,这个暑假,他到了兰州牛肉面博物馆。馆里陈列着好多老物件,有旧时拉面师傅用的案板、擀面杖,墙上挂着拉面的老照片,他还亲手体验了一把制作拉面。

“一开始,面团在手里总不听话,要么揉不匀,要么拉的时候断成了小段。在师傅手把手指导下,我先将面团搓成粗条,再像绕毛线似的在手上抻拉,手腕得轻轻用力,借着劲儿让面条变长变细。”翁晋尧说。他把自己拉得不算规整的面条下锅,再浇上师傅调好的汤,香得直咽口水。“这让我明白,不管是做拉面还是学别的,‘熟能生巧’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且吃到自己做的拉面时,觉得比平时吃的更香,那种靠自己动手换来的满足感,特别棒!”

--> 2025-08-23 ​——关注我市中小学生的多彩假期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1588.html 1 汲取知识养分 触摸多元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