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弯塘路小学(本部)2020级(6)班 罗伟仁
8月15日,我和妈妈去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
这部电影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再现了那段苦难的历史岁月,以及普通人在其中的生活与抗争。影片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对白,都深深地震撼了我。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了战争带给无辜民众的深重苦难,也看到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的顽强与不屈。
影片中,照相馆成为了一个见证历史的小小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看到了爱与恨的交织,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影片中的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本该是欢快的调子,可照相馆的老金、阿昌,却用它来数在暗房里洗照片和拍合照的时间。那一刻它成了活下去的一点念想,成了面对巨大恐惧时,大家还能紧紧抓住的一根绳子。在暗房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1937年南京城里那些惨绝人寰、让人不忍卒睹的画面,莫名的直接枪杀、火烧、活埋、刀刺,被摔死的孩子、被血染红的江水,甚至还有两个杀人恶魔的“百人斩”比赛……影片中的主人公原本只是想在这一场大屠杀中活命,但在看到日军的残忍暴行后,他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从“想自己活下来”到“想让罪证底片留下来”!
我还发现了电影中的几个细节。还没会走路的孩子被日军杀害后,他的妈妈大声呼喊他的名字“华华”!这真的只是一个名字吗?这是多少遇难同胞的缩影啊!另外,电影中照相馆的门牌号是1937,邮递员阿昌的编号是1213,这两个数字连在一起,正是指向1937年12月13日,就是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的日子,后来成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些细节的巧妙设计,既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
电影《南京照相馆》不仅是一部历史片,也是一部人性片。侵华日军的累累罪行,我们能看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勿忘国耻”这几个字的含义。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就像影片结尾说的那样:生而逢盛世,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