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好好
晚报讯 面对赖账,债权人该怎么办?不久前,本报曾对市民余女士为自己拿回赔偿金1.8万元一事进行报道(详见本报2025年6月11日04版报道),余女士采取了财产保全的手段,促使对方账户在被冻结的情况下主动接受调解。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也通过“财产保全+先行调解”的方式,化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2024年,吴某因经济困难,向朋友牛先生借款1万元,这笔借款到期后,牛先生多次向吴某催讨欠款,却始终无果。2025年,牛先生再次打电话联系吴某商讨返还借款事宜,发现吴某已经联系不上,于是一纸诉状将吴某诉至三江法院,要求其偿还1万元欠款及相应利息。
三江法院斗江法庭受理案件后,通过多方途径也联系不上吴某,为了促使吴某现身参与诉讼,也为了保障牛先生预期胜诉的权益,法庭向牛先生发送了保全告知书,详细告知其申请诉讼保全的权利。
牛先生按照告知书的内容,向法院申请对吴某的财产保全,法院依申请作出保全裁定书。至此,吴某名下的银行账户、微信账号均被冻结。
这一举措果然奏效,今年8月,吴某主动联系三江法院,表示自己的相关账户被冻结后,生活不便,也意识到自己欠账不还的错误。“我马上还钱给牛先生,麻烦你们帮我处理一下被冻结的账号。”在法院的调解下,吴某向牛先生支付了借款本息共计1.2万元,法院同时为其解除被冻结的财产,该案得以圆满化解。
三江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财产保全+先行调解”机制,有利于促使当事人从“你去告吧”到“我要履行”的思维转变,实现纠纷的快速化解。下一步,三江法院将继续发挥财产保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多元解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