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03日

“三高”人群如何平安度过高温天

高温天气下,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需要多加注意,因为这类人群因气候因素容易成为“脆弱群体”。“三高”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筑牢健康防线,通过自我管理安然度过高温天。

为什么高温下“三高”人群易变“脆弱”

如何筑牢高温天气下的健康防线?首先要知道风险何在。“三高”人群的身体在高温环境下犹如一台负荷过重的机器,其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人体主要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来散热。然而,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弹性变差,响应热应激的能力不足,散热效率大打折扣。高血糖则会损害支配汗腺的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部分患者出汗功能障碍,甚至无汗,使得核心体温极易飙升。

2.心血管系统负担剧增

体表血管会大量扩张,使更多血液流向皮肤,这会导致回心血量相对减少。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供应,必须加倍努力工作,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对于本就心脏负荷重、可能伴有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的“三高”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极易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心梗。

3.血液“黏稠如粥”

高温下人体大量出汗,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血液容量减少,血液浓缩。高血脂患者的血液本就黏稠度高,高血糖也会增加血液渗透压,进一步加剧血液高凝状态。这好比让心脏泵吸一碗浓粥,阻力极大,不仅加速血栓形成,堵塞心脑血管的风险也呈指数级上升。

4.药物影响

很多高血压患者服用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会促进水分排出,若不注意补水,更易导致脱水。一些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会抑制心率,影响心脏在热应激下的代偿能力。

构筑防线:从衣食住行入手

1.衣:轻便透气,以浅色为主,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麻质或速干面料衣物,款式宽松,利于通风散热。

2.食:清淡饮食,主动补水,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日饮水量至少保持在1500毫升至2000毫升,以温白开水、淡茶水为佳。

3.住:凉爽通风,切忌贪凉,保持空气流通。午间最热时分应尽量避免外出。避免从炎热的室外突然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防止血管急剧收缩引发意外。

4.行:避开烈日,量力而行。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散步等舒缓运动。运动强度要较平日降低,以不感到胸闷、气急、疲劳为宜。运动中及运动后都要注意补水,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

管理升级:监测与用药

1.加强监测:夏季血压、血糖可能因血管扩张、食欲减退等因素出现波动,切不可自行断药或减药。

2.谨慎用药:切勿因为夏季血压略有下降就擅自停用降压药,否则易造成血压“反弹”,更加危险。

3.识别预警信号:除了常见的头晕、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三高”人群需格外警惕其他危险信号——莫名出现的疲劳、乏力、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视物模糊(可能是血压异常)、恶心、呕吐等。

如果发生意外怎么办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清晰说明地点、情况和人数。

2.快速降温: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为其物理降温,如用冷水喷洒皮肤,或用湿冷毛巾、冰袋(用毛巾包裹)敷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扇风加速蒸发散热。

3.体位管理: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如果患者意识模糊或昏迷,切忌强行灌水,以免引起窒息。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4.准备心肺复苏:如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出现濒死样喘息,在等待急救车的同时,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掌握基础的心肺复苏技能,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高温对“三高”人群的影响不容忽视,所幸这些风险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和谨慎行为来有效规避。希望每一名“三高”患者及其家属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将预防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习惯,平安健康度过高温天。

(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卫生院 黄芳)

--> 2025-09-03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2231.html 1 “三高”人群如何平安度过高温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