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帅君
晚报讯“感谢媒体的帮助!今天总算画上圆满的句号了。”10日下午,市融媒体中心一楼大厅,在“柳报维权哥”的见证下,市民覃先生与施工方负责人李先生签署调解协议,并拿到了1000元赔偿款。
时间回溯到今年1月3日清晨,覃先生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前往单位。当行驶至荣军路路段时,一处未设置任何围挡、也无警示标识的施工区域突然出现在眼前,由于视线受阻,他来不及避让,连人带车径直冲进施工地,重重地摔倒在地。经后续检查,覃先生确诊为软组织挫伤,他的电动自行车也因撞击出现多处损坏。
“当时怕上班迟到,没多想就忍痛扶起车去了单位。”覃先生说,他更担心的是,若施工方不及时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后续路过的市民很可能遭遇同样的意外。随后,他向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情况,既说明自己的遭遇,也提醒施工单位做好防护,避免更多人受伤。
很快,该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李先生主动联系了覃先生。双方在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金额上无法达成一致,这件事一拖就是8个月。其间,覃先生多次联系李先生,却始终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9月3日,覃先生向“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反映了他的遭遇。10日下午,在市融媒体中心,“柳报维权哥”将双方当事人请到一起进行沟通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共识。
“我们愿意支付1000元赔偿款,对之前的施工疏忽给覃先生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李先生当场表态,并立即将赔偿款交到覃先生手中。覃先生也表示“拿到赔偿款后,不再追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