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赵伟翔
柳州有不少以龙为名的地方,如大龙潭、龙船山、龙壁山等。龙壁山,因柳宗元在此取石制砚而凭添文气。
龙壁山踞于柳州市区北部柳江转弯处,临江峭壁如削,绵延数里。“山体岩脉如巨龙盘踞,雨后崖壁水痕似龙鳞闪烁,故而得名‘龙壁’。”文史专家陈铁生说,清代《柳州府志》将其列为古八景“龙壁回澜”,柳江在此形成的漩涡奇观,曾是山水长卷的点睛之笔。不过,随着红花水电站蓄水,江水流势趋缓,自然回旋的漩涡便隐匿在平静的水面之下了。
唐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出任柳州刺史,曾泛舟柳江,被龙壁山吸引。他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写道:“龙壁下多秀石,质坚理细,叩之有声。”他命人采石制砚,一方赠予刘禹锡。刘禹锡在《谢柳子厚寄叠石砚》中盛赞“石理密腻,叩之清越”,让龙壁砚声名远播。如今的柳州博物馆里,效仿制作的龙壁砚石色青黑隐有云纹,印证着这段雅事。
民间传说中,“龙壁回澜”另有传奇。传说龙壁山附近有个孝子,偶获宝珠能让容器自动充盈,引得财主觊觎。为护宝珠,孝子将其吞入腹中化作巨龙。母亲紧抱其脚不舍,致使他成三只龙脚、一只人脚。他挣脱后顺流至龙壁山脚,回望母亲时山下江水回旋,“龙壁回澜”就此定格,随后他潜入水中消失。
与龙壁山隔江相望的蜈蚣岭上,留存着真实的孝德印记。明代忠臣张翀墓茔静静矗立于此,史载其为官清廉、以孝闻名。母亲病逝后,他回乡丁忧,3年间在墓旁结庐守孝,谢绝政务。学子慕其贤德纷至,墓侧渐成“孝兴村”(取因孝而兴之意)。如今村落位置虽不可考,但佳话流传至今。
骑自行车沿环江滨水大道北行可看到,龙壁山如黛色屏风展开。停在自行车道观景台,恰好隔江直面其全貌:临江石壁如巨斧削过,青黑岩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崖壁偶有几丛灌木探出,给威严山体添了生机。如今龙壁山对岸,遍地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往昔的村落旧貌已不见踪影。摄影者追寻光影,学生们铺垫野餐,江涛与欢歌交织,让古景有了现代文明的鲜活气息。
想近身触摸山的肌理,4.6公里盘山步道是佳选。阳光透过枫叶,在青石板洒下斑驳光点,脚下松针簌簌作响,似在复述古老故事。草木清香萦绕,令人忘却烦扰。
登顶观景台,山的脉络豁然铺展:临江峭壁如巨龙脊背,柳江绕山留道弧线,对岸高楼林立,与山间枫香、松涛交织成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江涛依旧拍岸,只是少了回旋姿态。这座山的所有故事,早已随百里柳江水脉,流淌成柳州最深沉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