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16日

预防骨质疏松 关注骨骼健康

72岁的张阿姨平时身体硬朗,有一天弯腰捡东西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她随即感到腰部剧痛难忍,经检查发现是腰椎压缩性骨折,骨密度检测显示重度骨质疏松。而在此之前,她从未做过相关检查,也从未了解到自己的骨骼有问题。

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骨骼杀手”,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达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32%。令人担忧的是,约70%的骨折患者在发生骨折前,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信号

1. 身高变矮、驼背加重:这是椎体压缩骨折的典型表现。很多老人以为老了身高变矮是正常现象,殊不知这可能是多个椎体已经发生骨折。如果身高比年轻时降低超过3厘米,就要高度警惕。

2. 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特别是腰背部持续性隐痛,夜间或久坐、久站后加重。这种疼痛往往被误认为是腰肌劳损或风湿。

3. 牙齿松动、牙龈萎缩:颌骨也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研究发现,牙齿脱落较多的人,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倍至3倍。

4. 指甲变脆易断:指甲的健康状况可以间接反映骨骼情况。如果指甲突然变得薄脆易断,可能是在提示你钙质吸收不良。

三大防治措施

1. 科学补钙

50岁以上的人群每日钙需求量为1000毫克至1200毫克。钙质应优先从饮食中获取,一般300毫升的牛奶含钙量约为300毫克,100克的豆腐含钙量约为150毫克。由于很多中老年人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足量的钙,因此需服用钙剂进行补充。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醋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值得注意的是,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钙会增加患高钙血症和肾结石的风险。

2. 补充维生素D

活性维生素D是钙的“搬运工”,对于促进钙质吸收至关重要。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被机体利用。但是,中老年人的皮肤合成能力下降,易导致缺乏维生素D。

建议每日至少日晒15分钟至30分钟,以促进维生素D的内源合成。维生素D外源摄入量通常是每日800IU至1000IU。此外,每3个月需复查血液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以动态调整服药剂量。

3. 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等。传统的药物需长期口服,存在用药不方便、易漏服、胃肠道反应等情况。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地舒单抗,其用法为每半年皮下注射一次,使用方便且疗效确切。需要强调的是,抗骨质疏松药物需长期使用,不可擅自停药,且每年应复查骨密度以评估疗效。

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具有隐匿性,骨骼中的矿物质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当骨量丢失超过30%时,轻微的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常见的“脆性骨折”包括髋部骨折、椎体压缩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预防骨折发生。

1. 防跌倒

可对居家环境进行改造,如在浴室安放防滑垫,在过道安装扶手。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穿拖鞋或鞋底光滑的鞋。

2. 科学运动

每周运动3次至5次,每次30分钟,可以有效维持骨骼质量。中老年人应避免高强度运动或弯腰搬重物,推荐进行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

3. 饮食调整

中老年人应戒烟限酒,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此外,可多吃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豆制品,少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

4. 用药管理

安眠药、降压药应严格遵医嘱服用,用药期间谨防跌倒。长期服用激素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骨密度,及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控的,早筛查、早预防是关键。女性绝经后、男性50岁后要像监测血压、血糖一样重视骨骼健康,将骨密度检查纳入年度体检项目。尤其是有骨折史、长期服用激素、吸烟酗酒者,更应定期检查骨密度。日常注重预防和筛查,守护中老年人的骨骼健康。

(柳州市工人医院骨科 刘搏宇)

--> 2025-09-16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2961.html 1 预防骨质疏松 关注骨骼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