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17日

年轻人组队到农贸市场体验“0元购”

市场方发声:请勿捡拾、食用市场上被丢弃的果蔬

年轻人组队到柳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捡菜。

市民捡菜皮回去喂鸡鸭。

市民挑选商家丢弃的茄子。

○○全媒体记者 周茜 张阳亮

近日,一些博主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在农贸市场捡菜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他们在夜晚或凌晨时分手提袋子来到农贸市场,捡拾被商户丢弃但尚可食用的蔬菜,收获颇丰。不少网友评论“这就是‘0元购’”,并在评论区相约组队捡菜,分享收获与经验。

捡菜行为对商户的经营有影响吗?9月13日,记者到柳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柳州海吉星”)等农贸市场进行了走访。

体验者:不为生计只为体验

当天22时许,记者看到一些年轻市民步行或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到蔬菜区,手里拿着塑料袋或菜篮,在不起眼的角落、商家门口、垃圾桶附近仔细搜寻可捡的蔬菜。

一名手持小型摄像设备的捡菜者在一家门店前捡到了3根葱和两根香菜。他表示自己住在城中区,驱车约半小时前来,捡菜主要是为了记录生活,“只要脸皮厚,敢翻敢找,总能有收获。”

市民宁舒雨也与3个朋友一起来捡菜,“我住在白云小区,我们都是第一次来。”他表示,捡菜的过程就像游戏里“开宝盒”,也像“柳版赶海”,主要是凑热闹。经过两个小时的搜寻,他捡到了6棵白菜、2根苦瓜和若干半截黄瓜、丝瓜等。

市民王女士说,她和朋友两家共五口人都戴上了探照灯,全副武装地前来体验捡菜,“这与到森林公园捡板栗的体验差不多,有一种‘收获感’。”

当晚,前来捡菜的年轻人中有人收获颇丰,也有人空手而归。他们互相分享“战利品”,并在社交平台展示成果。即便所花停车费远超所捡得菜品的菜价,他们也不计较,认为体验过程、收获快乐才是主要目的。

商家对此看法不一

记者观察到,柳州海吉星的一些商家也会将次品稍作修剪、打包低价售出,如将从新鲜白菜掉落的菜皮以0.2元/斤售卖。一些经营者介绍,除了年轻人,一些养殖鸡鸭的人也长期到柳州海吉星或菜市捡菜。

那么,捡菜行为是否会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

柳州海吉星一名经营土豆的商家表示,这些人捡的蔬菜是商家无法销售、已经丢弃的,因此对经营影响不大。

在柳北区白沙综合农贸市场,经营西红柿的商家梁秀表示,到该市场捡菜的多为中年人,他们常在午间前或者傍晚顾客不多的时候前来,捡一些已经丢掉的菜,拿回去喂家里的鸡鸭。一些商家还会主动将一些卖不出高价、品相不好或者磕碰严重的蔬菜送给他们。

一名菌类批发经营者表示,被丢弃的蔬菜多来自大货车。由于缺乏冷库储存,一些品相不佳的蔬菜经过摘选仍可售卖或食用,但人工分拣成本过高,商家索性丢弃。他认为,年轻人捡菜并不影响经营,反而是一种市场宣传。“如果捡不到菜,既然来了,也会直接买我们的菜,发布短视频还能帮助市场做宣传。”

一些商家认为,年轻人捡菜主要是为了拍视频获取流量。经营者覃先生说:“他们常两三人一组,两人持手机拍摄,一人边说话边捡地上的茄子、西红柿,说是‘寻宝’。有些人甚至会故意买品相不好的菜,放在地上再假装捡起来,称是拍摄需要。”

部分商家表示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经营蔬菜生意的店主卢巧云说:“好的苦瓜0.5元/斤,品质差一点的0.3元/斤。花几元钱就够吃一顿,没必要去‘捡’便宜。”

长期经营蔬菜的商家覃胜文表示,这种行为虽打着节约、环保的旗号,本质上却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

市场方: 被丢弃的果蔬不宜食用

捡蔬菜的过程中,一些人认识了新朋友,还有人制作了四菜一汤。但当被问到“下次还来吗”时,大部分人表示,虽然有意思,但应该不会再去。

“我从柳北区胜利商贸城骑电动自行车出发,大约40分钟才到,中途车都快没电了。”杨女士说。

市民邱霞表示,21时许下班她就去捡菜,一直到次日凌晨才稍有收获,第二天困倦不堪。不过她也表示,晚上走一走出一身汗,尝个新鲜就好了。市民刘煦称,自己没捡到菜,反而花100多元买了许多新鲜蔬菜回家,也算是满载而归。

13日,柳州海吉星发布公告称,市场商户丢弃的果蔬,均因质量问题被淘汰。有的已严重腐烂,有的布满各类霉菌,还有的受到化学物质、灰尘或污水污染,不符合食用标准。食用这些废弃果蔬,很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食物中毒,危及生命。

公告还表示,捡拾行为对柳州海吉星的卫生与秩序会造成一定影响,干扰商户正常经营,妨碍市场交通物流。由于场内车辆往来频繁,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剐碰,堆积的货物也有跌落砸伤人的风险。

--> 2025-09-17 市场方发声:请勿捡拾、食用市场上被丢弃的果蔬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3017.html 1 年轻人组队到农贸市场体验“0元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