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18日

“三步识别法”判断是否心梗

在急诊科日常接诊中,胸口闷是患者常出现的症状。这是一种常见却成因复杂的症状,它可能源于肌肉劳损、胃食管反流,甚至可能是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肌梗死。掌握初步识别真正急性心肌梗死的“三步识别法”,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救命技能。

第一步:识别引起胸痛的其他病情

并非所有胸痛都与心脏有关,其他器官的问题也可能引发胸痛症状。

1. 胃食管反流:会出现类似烧心的症状,常被误以为是胸痛。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导致胸骨后出现烧灼感或闷痛。其显著特点是症状与饮食和体位密切相关,如饱餐或平躺后加重,坐起或服用胃药后可得到缓解。

2. 肋间神经痛或肌肉拉伤:咳嗽、运动或不当姿势可能引发胸部肌肉或神经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短暂性的刺痛,或在转身、深呼吸、按压特定部位时加剧,而心梗引起的疼痛则与体位动作无关。

3. 焦虑与惊恐发作:情绪因素也是胸痛的重要诱因。极度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胸部紧束感,甚至出现出汗和手脚发麻的情况,症状通常在情绪平复后迅速缓解。

4. 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气胸等。这类疼痛与呼吸深度密切相关,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常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

能与特定动作(如呼吸、按压、转身)明确关联的胸痛,心梗的可能性较低。然而,对于任何首次出现且无法解释的胸痛,都应寻求专业诊断。

第二步:抓住心梗的典型特征

心梗的疼痛有其特点,可记住以下几个关键词。

1. 部位:“泛”而不“点”

心梗的疼痛通常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片区域的闷痛、“压榨感”或“紧缩感”。典型部位在胸骨后或心前区,但常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后背、下颌、颈部或上腹部(易被误认为胃痛)。

2. 性质:“重”而不“尖”

患者常描述为“大石头压胸”“喘不上气”“被带子捆住”。这是压迫性、紧缩性的钝痛,而非针扎、刀割样的锐痛。

3. 程度:“剧”而“持续”

疼痛通常剧烈且持续,经过休息也不能完全缓解,含服硝酸甘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效果可能不佳。这与普通心绞痛不同,后者多在劳累后出现,休息几分钟即可缓解。

4. 伴随症状:“危”而“多”

心梗常伴有一系列全身反应,如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心肌坏死刺激神经引发胃肠道反应……这是非常特异的感觉,患者自觉“快要不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上述所有症状全部出现才是心梗,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女性患者和老年人,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极度乏力、轻微气短、恶心或牙痛。只要有怀疑就不要犹豫,应立即前去就诊。

第三步:启动“救命关键操作”

时间就是生命,一旦怀疑心梗,应立即行动。

1. 立即停止活动:让患者就地休息,采用舒适体位(坐位或半卧位),避免任何形式的走动,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负担。

2. 迅速呼叫急救:立即拨打120,向调度员清晰说明地址、症状,并强调“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切勿自行驾车或打车去医院,因为途中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救护车上的专业设备和人员是唯一能提供生命支持的保障。

3. 保持呼吸通畅,谨慎用药:松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通风。若患者有冠心病史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可在血压不低时舌下含服一片(5分钟无效可再含一片,最多服用3片)。但若从未确诊,切勿自行服用。另外,不要盲目服用阿司匹林,若非心梗而是主动脉夹层,服阿司匹林会加重病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做好急救准备:等待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如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若不会操作,请听从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面对胸口闷的症状,我们既不必过度紧张,也不可轻视大意。希望这套首先排除相似症状、其次锁定真实病因特征、最后果断采取正确措施的“三步识别法”,能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

(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卫生院 黄芳)

--> 2025-09-18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3094.html 1 “三步识别法”判断是否心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