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9月24日

从“不想进”到舒心用 小公厕折射大民生

——关注我市公厕70多年来的变化发展

造型简约大方的公厕。

○○全媒体记者 李斌

“外观时尚、造型大气。”“太‘高大上’了,看起来非常干净。”“希望普及到城市更多路段,方便广大群众。”9月19日,本报03版报道了《我市首个智慧驿站公厕投用》,引发读者热议。

作为今年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智慧驿站公厕的投用,有效填补了城市公厕数量不足、设备老旧的短板。小公厕,大民生,如今的公厕不仅为市民提供应急之便,更有暖心服务。透过公厕这一民生窗口,折射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变化。

从零散到广泛 从不便到实用

几十年前柳州的公厕是什么样的?“我记忆中的老公厕就是用水泥砖围起来,中间有一个大冲槽,也没有门。男女厕所就用一块布隔开,有人在门口卖纸巾。”79岁的市民赵国兴告诉记者,那时的公厕设施很简陋,冲槽内的污物无人及时清理,“那时大家对公厕的印象就是臭,出门在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公厕。”

《柳州市城管志(1981-2022)》记载,1950年,市内共建有公共厕所20余座,多数为居民集资和农民为取粪自建。那个时期的公厕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细菌蚊虫,且点位分布不均,并不能给市民带来如厕便利。

到了1958年,为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先后在三中路、柳荫路、驾鹤路等街巷建造63座砖木结构的公厕,主要以冲槽式厕所为主。建设初期设计人员还需要手绘图纸,规格档次并不高。

1964年,全市公厕数量达到90座,其中河北城区47座、河南城区43座,有的公厕升级为20个蹲位,改造成砖混结构,配有管理室和照明设备,增加了自动冲水三级化粪直排下水道等辅助设施。此后至1991年,我市每年新建一批公厕,部分旱厕改为自来水冲洗厕所,公厕数量逐步增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粪渣也由环卫部门用专用粪便运输车清运至贮粪池处理。

从简陋到美观 从收费到免费

随着城市发展需要,我市公厕的外观也发生了改变。1987年我市兴建的北站公厕为庭院样式,门前种植了花草,外墙用马赛克瓷砖装饰,厕内墙壁也贴满了瓷砖,内设更衣室和洗手间,美观而实用。1989年,园林部门在龙潭公园孔雀山南麓,建设了一座颇具侗族建筑风格的园林式砖混结构公厕。

20世纪90年代,市民上公厕是需要交费的,收费员在公厕门口销售门票、纸巾、矿泉水等物品。“我记得那时上一次公厕要2角钱,在人流量多的公厕,收费员忙得脚不沾地。”市民廖方成回忆道。

本报记者张捷于2018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也提及了公厕收费历史。报道中提及,在一些繁华地段,如市人民广场的公厕每天约有2万人次如厕,日收入约4000元。

据《柳州市环卫志(1949-2018)》记载,1988年起,市人民广场、河南桥头、火车站等处的公厕开始试行公厕收费,1992年又有一批公厕陆续实施收费使用。1993年,市环卫处首次推出10座公厕在内部实行有偿管理公开招标承包(即公厕收费)。

2003年,根据有关文件,年满70周岁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小学生等部分群体可以免费如厕。2007年10月1日,由政府投资和管理的公厕及移动公厕向市民免费开放。

“公厕+”智慧服务逐步实现

2009年后,市区的公厕建设主要有固定公厕和移动公厕,基本做到了内部功能完善,外观与环境协调,大多数达到了公厕二类以上标准。2015年,我市开始实施市政公厕项目建设,所有公厕项目均按一类公厕标准设计。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厕所革命”号召,加大了对公厕建设的投入力度。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通过“为民办实事”公厕建设项目、“厕所革命”建设项目等,在市区新建、改建、重建了大量公厕,并新增移动公厕,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厕布局,全面提升公厕基础保障水平。截至去年,我市现有市政环卫公厕297座,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厕建设也在与时俱进。”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建设的智慧公厕均配备有多种智能化设施和人性化设备,包括智慧公厕引导系统、新风系统、负压除臭系统、无障碍卫生间等,建设标准向国内一线城市看齐。

如今,公厕不仅是公厕,还能衍生无限可能。“如果在露营地或者商业区放置一座智慧驿站公厕,既能满足市民如厕需求,还能进行商业零售、户外宣传,供市民纳凉休憩,这样的公厕才是现代化公厕。”该负责人以刚投用的智慧驿站公厕举例,“驿站”概念的引入,打破了公众对于传统公厕的认知,从满足如厕需求到提供多业态服务,是一次全面升级和拓展。

小公厕关乎大民生,小空间折射大文明。如今,“高大上”“干净整洁”“外观时尚”等逐渐成为我市公厕的标签,一座座市政公厕让市民和游客在“方便”时更加舒心,展现出城市文明新风貌。

--> 2025-09-24 ——关注我市公厕70多年来的变化发展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3420.html 1 从“不想进”到舒心用 小公厕折射大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