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雷媛媛 罗妙
色彩艳丽、触感柔软、可随意塑形的“水晶泥”“起泡胶”“假水”等软泥玩具,近年来风靡市场,成为不少学生的“解压神器”。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玩具背后,却被媒体曝出存在硼元素超标、标识不全、易被误食等安全隐患,引发家长与社会的广泛担忧。学生手中的“软泥”安全吗?9月25日,记者围绕该现象展开走访,倾听各方声音。
软泥、水晶泥在小学生中流行
“捏起来会发出细小的气泡声”“里面有亮片,可以随意捏出不同造型”……当天中午放学时间,一提起软泥玩具,不少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一名六年级女生说,写作业时把手指插进软泥中能带来放松感。另有三年级学生表示,父母把水晶泥作为她表现优秀的奖励,自己家中已囤积了多种颜色与型号的水晶泥,“有空就捏一捏,很解压。”
凭借鲜艳的色彩与可反复揉捏的特性,软泥成为许多学生手中的热门玩具,尤其在女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其潜在危害时,多数学生表示,家长曾因担心“有毒”而禁止他们购买。
此前央视曾报道,市面上多款水晶泥经检测,显示硼元素迁移量普遍超标。家长陈女士说,孩子经常玩这类玩具,自己原本未在意,直到看到央视相关报道才意识到有潜在风险。
部分商店已停止售卖软泥玩具
当天,记者在柳南区柳邕路学校周边的文具店内,发现已无水晶泥、起泡胶等软泥玩具售卖。店主们说,因该类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相关部门要求,已停止销售。但在一些小商店内,仍有种类繁多的软泥玩具,多数产品外包装上未标注配料表、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
在城中区华润路一商店内,一款名为“假水”的玩具外观酷似饮料,如不仔细看,容易被误当成饮料购买。此外,多款“水晶泥”“起泡胶”仅含糊标注含有甘油、纯净水、PVA等成分,并未标明是否含有硼元素。
在电商平台与短视频渠道,这类玩具销量旺盛。不少商家通过展示“拉伸声效”“亮片闪烁”等效果吸引顾客,部分产品月销量高达数万件。除成品外,含有胶水与“成型水”的自制软泥套装也备受追捧。虽有客服声称产品“经过检验、不含硼砂”,但记者以“硼砂”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大量高纯度硼砂仍以“史莱姆原料”“水晶泥专用”“成型水”等名义公开销售。
长期接触硼元素存在健康隐患
记者从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了解到,根据国家推荐性标准《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液体或黏性玩具中硼的迁移量不得超过300毫克/千克。若儿童长期接触或误食硼元素超标的玩具,可能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软泥玩具虽能带来感官刺激与娱乐效果,但其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如何引导儿童安全使用,已成为家长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市第十二中学化学老师陈雪云表示,水晶泥中含有的硼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也叫四硼酸钠。有些商家声称硼砂从矿物中提取,天然无害,其实是混淆概念,即便是自然提取物也存在毒性。有些孩子玩水晶泥后不及时洗手,直接用手拿食物,可能会误食硼砂。另外,硼砂粉末飞扬,吸入也可能造成中毒。不仅是硼砂,水晶泥合成水PAV(聚乙烯醇)是一种化工原料,也不宜长期接触。
据悉,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定期以学校周边商店、超市、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对儿童学生用品及食品开展全面排查,严查水晶泥、激光笔、盲盒等可能存在物理、化学或可燃性危害的产品,以及具有不良行为引导的赌博性质商品和“三无”产品。相关部门提醒,家长应从正规渠道如大型超市、品牌玩具店或官方认证的网店购买玩具,避免购买和使用“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