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韦苏玲
一场走村入屯的惠民演出,有台前的精彩呈现,也有幕后的用心付出。
10月16日晚上7时30分,2025年柳州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鹿寨县中渡镇石墨村坡村屯,为乡亲们带来了歌曲、彩调、打击乐合奏、独舞、桂剧、粤剧等12个节目。
从市区到坡村屯,约一个半小时车程。当天下午5时20分,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准时登车出发。为了让出时间赶路,节目靠前的演员则带妆出发。大巴一路穿过鹿寨县城,驶上蜿蜒乡道,窗外天色渐暗。
晚上7时前,载着演员的大巴顺利抵达坡村屯。为保障演出按时开场,工作人员分了两拨出发。在演员启程前,载着音响、灯光、道具的设备车先行出发。不同于专业剧场,惠民演出的设备以精简高效、快速安装为主,既能满足基本演出需求,又能适应村屯场地的环境。
“终于得了一个好点的舞台!”刚下车,有演员望着演出场地轻声感叹。其实,这只是村里一处小广场,周围还有谷堆。演员们来不及多想,将行头往临时充当化妆台的乒乓球桌上一放,借着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妆容。
在简陋环境中,道具沿墙放置,数十套戏服围着车身挂了一圈——要确保服装的平整与演员们快速换装。另一边,音箱、灯光架好后,工作人员开始清扫舞台上的石子、落叶。彼时,吃过晚饭的村民提着板凳、骑着电动自行车陆续赶来,也有小孩子坐在家长肩头静候演出。
“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大江的气势磅礴/只有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我是草原上的一条小河……”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拉开当晚惠民演出的序幕。乡亲们热情洋溢,一曲毕台下掌声阵阵。
表演独舞完毕,演员张博雅的额头挂满汗珠,对下一个节目的同伴说:“地上有石子,要小心。”下乡演出的奔波、流动的舞台,都考验着演员的韧性。许多演员早已习惯简陋的舞台,攀谈时,有演员回忆道,有时直接平地起舞,有时顶着烈日演唱。但无论现场条件如何,只要走上舞台,大家都会立刻调整状态投入表演,把好的效果呈现给乡亲们。
晚上近9时,演出结束。演员李松浩卸下“美猴王”的头饰与戏服,悉心收好。从前期的设备装车,到演出时的化妆候场、舞台保障,每个人的工作就像齿轮一样咬合在一起。这正是一场场惠民演出能顺利走到乡亲身边的底气——不仅是为基层“送娱乐”,更是把彩调、桂剧等好剧送到百姓“家门口”。
今年的惠民演出自3月启动以来,市艺术剧院的演出团队在烈日下赶场,在困倦中颠簸,始终坚持“把舞台搭在乡亲身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扩大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