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黎双
从2023年起,柳州全面开展蔬菜生产“三新三高”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实现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今年,我市又出台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广实施蔬菜生产“三新三高”政策,推动“菜篮子”工程升级。
政策实施成效如何?近日,记者走进柳江区土博镇的田间地头进行探访。
柳江区一家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张迎春说,他从事蔬菜生产近20年,对种菜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带来的变化感受颇深。“科技特派员每年下乡指导10多次,给了我们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嫁接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创新,基地的冬瓜、辣椒等蔬菜抗病性增强,品质和产量也明显提升。
一些细微之处,也折射出蔬菜生产中的新质生产力。在大棚内一侧停放着一台集旋耕、播种于一体的拖拉机。智能水肥系统通过密布的喷头,实现精准灌溉。菜地四周,一张张防虫板取代了农药喷洒。
“以前靠打药除虫,不仅费工费钱,还影响蔬菜品质。”张迎春说,现在用黄板加防虫网,每亩初期投入仅百元左右,既经济又环保。
19日上午,柳江区土博镇屯兵村育苗基地里,“桂椒12号”辣椒苗长到了10多厘米高,部分植株开始显现花蕾,育苗基地生机盎然。“这个品种我们种了3年,皮薄、口感好,示范区亩产量均达1200公斤以上,每亩产值最高突破2.4万元。”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站长黄春红告诉记者,通过科技赋能蔬菜产业,合作社与菜农双双受益。
“我们以‘桂椒12号’、线椒等12个品种为基础,形成1.8万亩的种植规模,并正积极推动其绿色食品认证工作。”黄春红介绍,最具知名度的是土博五彩椒,已成为地方名片。
记者了解到,依托温和气候、肥沃土壤及毗邻城区优势,土博镇已发展成为我市重要蔬菜基地之一。目前,该镇蔬菜年复种面积达5.2万亩,在规模化发展的推动下,全年产值突破亿元。
从过去散户露天种植,到如今在柳江区科技特派团引导下,通过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土博镇成功打造了“土博五彩椒”“土博白菜花”等一批特色品牌。
柳州市渔业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文衍红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科技优化种植模式与产业链,推动蔬菜向优质化、品牌化、电商化升级,实现“种得好”更“卖得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