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0月21日

回归乡村耕耘教育 关注特色活化课堂

——记特岗教师、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中学副校长杨玉美

杨玉美在授课。

“我始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特岗教师、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中学副校长杨玉美常常这样说。她毕业后来到这个毗邻家乡的地方任教,成为当地教育变化的参与者、见证者。这位“90后”青年教师与一届届学生共同成长,又将过往的积累与收获,回馈给这片侗乡大地。

毕业选择回归乡村

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杨玉美选择成为一名特岗教师。问及原因,她说:“我出生在贵州农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到了今天,希望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农村孩子。”在这个贵州侗族妹子的心中,来到梅林乡不是“远赴”,更像“回家”,地理与文化上的接近让她感到亲切。

然而,初到时的现实还是让她有些意外——基础设施落后、学科教师短缺、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大且文化基础薄弱……这让杨玉美不禁思考:怎样才能尽己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教师?

入职伊始,杨玉美便拥有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研组长、班主任“三重身份”,她也很快在工作中意识到,做好基层教育工作,除了守好三尺讲台,更要注重家校协作,因人而异地呵护孩子成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杨玉美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与学生、家长反复交流沟通,通过日常点滴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她坦言,尽管有时感到很困难,但她从未动摇。那份源于自身经历的励志教育情怀,是她坚守8年多的主要动力。

侗族文化融入课堂

立足当地侗族人口较多的乡情,梅林乡中学把侗族文化引入校园的特色办学内容。杨玉美把过往探索出的成功经验运用到教学中,让课堂“活”起来。

在她的课上,可以听到参与过插秧、建房的学生的分享,体悟侗族“一家有事,全寨相帮”的凝聚力,透过踩堂舞、篝火晚会等元素,感受民俗风情。杨玉美表示,这种教学与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合,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侗族民歌与琅琅书声相伴,绘就这所侗乡学校一道有声的风景。

作为副校长,杨玉美坚持特色办学,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下,她参与修订了涵盖侗族大歌、拦路歌等内容的《侗族音乐》校本教材,并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安排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交替授课。

近年来,梅林乡中学组建的侗族大歌队在国内、区内大大小小的舞台亮相,不仅收获了掌声,也让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演唱时眼中闪出的光芒、大方自信的状态,一次又一次打动我。”杨玉美说。

坚守初心继续前行

从一线教师成长为副校长,杨玉美面临着教学与管理职责的平衡问题。“教师要守住课堂阵地,把教学作为立身之本;管理者则要把握学校方向,做好监督和服务。”她始终视教学为根本,除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集体备课模式,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杨玉美的工作得到了认可,2024年获评柳州市优秀教师,同年荣获“国培计划”骨干校长能力提升培训优秀学员荣誉,并为本次培训班作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基于校本研修 民族非遗特色校本课程办学》专题讲座汇报;2025年荣获柳州市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集体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杨玉美说,这些年来她见证了侗乡教育的积极变化:教师结构优化、办学条件改善、特色办学开花结果。她说,自己“励志教育、辛勤耕耘”的初心从未改变,她将继续深耕教学一线,为侗乡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刘心蕊)

--> 2025-10-21 ——记特岗教师、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中学副校长杨玉美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4844.html 1 回归乡村耕耘教育 关注特色活化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