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威
近期,本报报道了鱼峰区宝骏城小区业委会给业主发钱(详见23日06版《将公共收益的一半发给业主》),引发读者的关注。日常工作中,小区业委会该如何处理好与物业公司的关系,更好服务业主?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让物业公司获取一定收益
“如果只聘请物业公司的人员,物业公司是没有利润的。”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宝骏城小区,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张大强介绍,他们与物业公司谈合作时,达成按该公司的平均年利润额外支付费用的共识,该公司才答应按“点单”模式提供服务。
在该小区,物业公司提供的保洁、安保等服务得到认可,如小区4个出入口均有保安值守,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与核查,门岗作用明显。
采用“点单”模式的还有鸡喇路双马南苑小区,其门岗、停车场及部分监控设备的管理均由市宏泰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停车场产生的收益也由该物业公司收取。小区自管小组组长表示,该模式可以让物业公司管理公共设施,解决了相关费用收费难等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常规的“点单”模式中,物业公司并不是包干式管理,而是提供人员或设备。这样的模式也是一些小区业委会或自管小组经过商讨、自主选择并有物业公司配合的产物。
与物业公司的合作公开透明
业委会由业主选举产生,开展各项工作离不开业主的支持。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些运行得较好的业委会采取的是透明化管理模式,即与物业公司的各方面合作均告知业主,相关收益也公开透明。
在宝骏城小区,业委会运用公共收益维修损坏的电梯、加压水箱等公用设备,处理及时,相关支出和收入均向居民公示。荣和天誉小区业委会也定期公布各类公共收益,楼栋长及时协调处理业主与物业间的问题,加强了业主对业委会的信任。
在业委会的监督管理下,业主不交物业费而导致物业服务不达标、撤走的不良循环随之减少,形成了业主信任业委会—业委会监督物业公司—物业公司提供良好服务的良性循环。
需要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为避免出现运行问题,我们把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同时也加强内部管理。”张大强说,宝骏城小区业委会共有5名委员、2名候补委员,工作中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并实施互相监督机制。对于公共收益等资金的管理,则由业委会与物业共同承担,实施财务独立制度,规范支取流程并留痕。
荣和天誉小区业委会主任文军表示,业委会成员不仅互相监督,还接受业主、物业公司以及街道社区等多方监督,确保业委会的工作透明规范。
广西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李鹏表示,业委会在各方有效监督下,充分做好各项工作,确实能将小区管好。希望这样的模式能够推广,相关部门加强宣传,让其他小区的居民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