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韦苏玲
晚报讯 10月31日,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及个人名单公布。我市作家杨仕芳的报告文学《新声》、书法家傅绍尉的草书作品《董香光书论选录》,分别在文学类与书法类评选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奖。
《新声》由侗族作家杨仕芳创作、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部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为主题,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通过讲述桂黔交界乌英苗寨妇女学习普通话的经历与收获,以小见大,展现学好普通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该书已发行英文、韩文、越南文、印尼文及老挝文共5个语种版本。2024年12月,柳州市融媒体中心推出中英文纪录片《新声》,讲述了乌英苗寨妇女学习普通话的感人故事。
杨仕芳曾在采访中提及,《新声》的创作是一次文学实验,更是一场心灵的救赎。当时他遭遇家庭变故,偶然走进乌英苗寨,被那里四五十岁仍在夜校学习普通话的妇女所感动。这种对知识的渴求让他看到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当妇女们用苗语夹着生硬的普通话打招呼,“乌英欢迎您”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让他想起自己不识字的母亲,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良善与坚韧,也让他意识到真实的文字比虚构的故事更具冲击力,从而决定记录这群“沉默者”的声音。
傅绍尉是广西首位获“兰亭七子”称号的书法家,继第八届铜鼓奖、第十一届铜鼓奖后再度获奖。他始终以虔诚之心深耕书法艺术,根植传统的同时探索创新,把多年所学融会贯通,锤炼自己的笔墨语言。近些年,傅绍尉的多件入展作品,以他撰写的文章或诗词为文本进行创作,打造文以载道、艺文兼备的原创书法作品。至今创作的楷、行、草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比赛、展览中获奖、入展60余次。
据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50个作品及个人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此次再添2部获奖作品,为我市打造“龙城笔阵”文化品牌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在文艺创作生产的道路上持续精进,创造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