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我要给这名理发师傅点个赞!”昨日,市民何大爷特意致电本报热线18977221234,表扬鹅山路一家理发店的老板。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暖心善举获点赞
今年85岁的何大爷说,他多次到这家理发店理发,老板服务热情,不收取他理发的费用,还对他嘘寒问暖。每次临走时,老板总会贴心叮嘱他“头发长了再来”,这让何大爷感到很温暖。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理发店不仅收费相对便宜,还给残疾人、80岁以上老年人等群体免费理发。
根据何大爷提供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这家位于鹅山公园公交车站旁的理发店。只见该店仅两三平方米,简单得连门头和店名都没有。
张贴在店门口的一张红底黄字的海报很显眼,其上印着大大的“好消息”,告诉顾客“残疾人、孤寡老人和80岁以上免费理发”,其他顾客理发要8元,而小孩只要5元。
一名个子不高的男子坐在店门口与人聊天,正是该店老板徐选余。当记者提及有市民给他点赞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没有什么,都是举手之劳。”
老手艺传递新温度
“退休了,没事干,所以捡起老手艺帮人理发。”徐选余说,他今年67岁,2018年从我市五菱印刷厂退休。退休后闲来无事的他认为,与其每日无所事事,不如趁着还能干活,就多做点好事。可是,能做什么好事呢?他想起了年轻时学到的本领——理发。
徐选余的父母都是理发师,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学会了这一技能。在上世纪70年代下乡当知青时,他就随身带上工具,在劳动之余免费帮大家理发。回城后,他进入当时的柳州市第二服务公司柳拖理发店工作,做了约10年的理发师,后被调到当时的五菱印刷厂,直至退休他都没有再帮人理过发。不过,这门手艺他一直没有忘记。
2023年7月,徐选余的理发店开业。开业当天,他花了10元打印了这张“好消息”海报,一直张贴在店门口。
“老人家都是早起的,为了方便老人理发,我早上七八点就开门营业了。”徐选余表示,虽是营业,但很多时候是没有收入的,因为来理发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有时一个早上少则三四人、多则五六人,都是免费理的。
“有些老人见我不收钱,就说自己有退休工资,硬是把钱放下就走了。”徐选余说,每当遇到有老人执意付钱,他就按照小孩的收费标准,象征性地收了5元。
说话间,有两名老人从公交车上下来,直接走进店里。徐选余当即让老人坐下,熟练地帮老人理发。其中一名老年人姓王,今年80岁,住在潭中西路,是特意坐公交车来理发的,这是他第二次来了。
“多多少少都要给,人家做工了不能不给钱。”理完发后,王大爷边说边掏出5元递给徐选余。
献爱心不止于店内
徐选余的善举并未局限于小店里。
“他有时还上门免费帮老人理发。”在店门口和徐选余聊天的冷先生说,他住在附近,经常来徐选余的店门前坐坐。此前有一名阿婆来找他,称老伴因为脑梗不方便出门,问他能不能上门帮理发,“他叫我帮看店,二话不说带上理发工具就出发了。”
冷先生说,还有一次一名坐轮椅的残疾人顾客来理发,因店门口有个坎,轮椅上不来,徐选余就在店门口的人行道上为这名残疾人顾客服务,还特意提醒对方下次打个电话,他可以上门帮理发。
徐选余说,其手机号码就写在门前的海报上,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老年人,他都可以提供免费上门理发服务。
谈及为何要坚持这么做时,徐选余说:“不为什么,就想趁着还能做事,多做点好事、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