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1月04日

科学避孕 节育器的临床应用与健康管理

节育器又称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放置在女性子宫腔内、通过改变宫腔环境来达到避孕效果的长期可逆避孕方法,具有高效、持久、可逆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尤其适合有长期避孕需求的育龄女性。节育器的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包括金属环、塑料环、药物缓释型节育器等,不同类型的节育器在避孕原理和适用人群上有差异。

节育器的避孕原理及优势

节育器的避孕原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宫腔内环境,使精子难以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或者使受精卵难以在子宫内膜着床。一方面,金属类节育器(如含铜)释放的金属离子可以抑制精子活力并干扰受精过程;另一方面,药物缓释型节育器(如含左炔诺孕酮)可以持续释放微量孕激素,使宫颈黏液黏稠度增加,阻碍精子穿透,同时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着床可能性。

节育器的主要优势包括:避孕效果好,可达98%以上;作用持久,根据不同型号可使用3年至10年;取出后生育功能很快恢复;无需每天或每次性生活时干预,方便省心。此外,部分药物型节育器还能改善月经过多、痛经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

节育器适合于有较长时间避孕需求、已生育或暂不打算怀孕的育龄女性,尤其适合对激素避孕药不耐受或不愿长期服药的女性。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放置节育器,以下情况需谨慎或禁止使用:未控制的盆腔炎症或宫颈感染,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近期妊娠或流产后有严重感染史,有子宫畸形或宫腔粘连导致放置困难,对节育器成分过敏,确诊或疑似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节育器的放置与取出

节育器的放置应由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操作。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天至7天内进行,此时妊娠可能性小、出血少。放置前需进行妇科检查、B超及必要的感染筛查,确保无活动性盆腔炎和妊娠。操作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宫颈将节育器置入宫腔,通常仅需几分钟,但部分女性会感到轻度不适或腹痛,可通过放松和深呼吸缓解。

节育器取出同样需要专业操作,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天至7天内进行。取出后如无感染和并发症,女性生育功能很快恢复,大多数人在取出节育器后1个月至3个月即可正常怀孕。

放置前后的注意事项

1. 选择节育器前,女性应与医生充分沟通,综合考虑自身子宫形态、月经特点、避孕需求及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型号与材质。

2. 放置节育器后,女性需定期复查,一般在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年复查一次,通过B超确认节育器位置是否正常。如发现节育器下移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3. 节育器放置初期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或下腹隐痛等反应,多数在3个月至6个月内会逐渐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位置异常。含铜节育器可能引起经血增多,需注意贫血风险;药物型节育器可能导致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这是药物作用所致,并非绝经。

4.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安全。若计划怀孕,应提前到医院取出节育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身体状态。

可能的并发症与应对方法

1. 虽然节育器总体安全,但仍有小概率会发生并发症,包括节育器脱落、移位、穿孔、感染等。节育器脱落多发生在放置后半年内,尤其是月经期或性生活中,如发现尾丝变短或摸不到尾丝,应及时复查。

2. 节育器移位或穿孔极少见,通常与子宫解剖结构异常、操作不当或产后过早放置有关,可通过B超或X线明确位置,如已穿孔需手术取出。

3. 感染风险多集中在放置后数周内,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分泌物异常等,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一些女性担心节育器会影响怀孕甚至导致不孕,其实适合人群使用节育器并不会损伤卵巢和输卵管功能,取出后绝大多数女性都能恢复正常受孕能力。另有误解认为节育器会“游走”全身,这是不科学的。节育器若位置异常,多限于宫腔或邻近区域,不会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其他部位。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唐庄艳)

--> 2025-11-04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5738.html 1 科学避孕 节育器的临床应用与健康管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