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1月15日

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柳城举行

智慧农机显身手 毫厘必争减损耗

技术人员现场验收。

比赛现场。

○○全媒体记者 黎双

晚报讯 稻浪翻金,机器轰鸣。12日,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稻花飘香景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正在举行,全市各地的农机手们驾驶着智能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展开一场毫厘必争的精细较量。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数台“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齐声轰鸣,驶入预定田块。割台精准切入稻秆,脱粒、清选、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在这场特殊的比赛中,农机手们不仅要比拼作业效率,更要角逐降低“损失率”这一核心指标。

“车速要稳、割台高度要准、转弯角度要巧!”刚刚完成比赛的农机手莫彦峰擦着额头的汗水,感慨地说:“平时觉得自己技术还不错,通过比赛才发现,每一个操作细节都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颗粒归仓’。”

“传统人工收割的损失率为3%至5%,普通机械收割也在2%以上,而今天参赛的智慧农机现场测得的平均损失率仅为1.2%。”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负责人解释道,按照每亩水稻产量500公斤计算,损失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亩能多回收5公斤粮食。以此推算,全市百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全年可增收粮食超过5000吨。

“我们将留茬高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秸秆还田的养分供给,又避免了因稻茬过高导致的漏割问题。”现场技术指导杜博飞说,针对柳州丘陵山区田块零散的特点,这些智慧农机还配备了自适应地形系统,能够根据田块起伏自动调整作业参数,即便是在缓坡田里,也能实现均匀收割。

为提升农机手作业水平,全市每年组织开展超过20场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累计培养掌握“精准作业”技术的农机手超千人。

记者从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获悉,目前我市正以“机收减损”为突破口,全力推动水稻生产从“人种地”到“机种地”、从“靠经验”到“靠数据”的转变。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市水稻机收损失率将稳定控制在1.5%以下。

--> 2025-11-15 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柳城举行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6444.html 1 智慧农机显身手 毫厘必争减损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