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1月15日

绘制音乐地图 传播有声名片

——柳州新文艺群体唱响家乡小记

郑远安在舞台上演唱《柳州螺蛳粉》。

音乐爱好者韦炜。

陈俊杰为家乡创作了新歌《柳梦美》。

○○全媒体记者 周茜

近年来,众多知名歌手争相用音乐宣传自己的家乡。在柳州,也有一批新文艺群体将柳州城市地标与人文风情融入多元的音乐风格中,打造出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李燕介绍,随着柳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协会已有200余名音乐爱好者参与创作,累计推出原创歌曲500余首,其中单首最高传播量达2亿次,形成了一股以音乐传播柳州城市名片的创作热潮。

一首歌,一幅画,一张音乐地图

11月7日,32岁的柳州籍音乐爱好者陈俊杰在外地工作期间,发布了为家乡创作的新歌《柳梦美》,其舒缓流畅的旋律唱出游子心声,引发很多同乡共鸣。

歌词中,“家书飞鱼跃龙潭马鞍踏花莲”巧妙融入了鱼峰山、龙潭、马鞍山等多个柳州知名景点,传递出跨越山河的思乡之情;“乡音鹅峰下炊烟袅袅向江边”则源自他在柳南区鹅山一带的童年记忆,勾勒出傍晚炊烟袅袅的温馨画面。

与此同时,另一名音乐爱好者郑远安,一有空闲就在柳州各处采风,创作了5首展现柳州风貌的作品,包括描绘乡村新貌的《寻梦乡情》、传唱度较高的《柳州螺蛳粉》以及新近完成的《带你游柳州》等。其中《带你游柳州》将窑埠古镇、柳州螺蛳粉小镇等融入音乐,他称其为“柳州旅游音乐指南”。

“把柳州的美景美食融入作品,既是我们表达对家乡喜爱的方式,也因有强烈共鸣,成为歌曲的‘流量密码’。”陈俊杰坦言。在此基础上,音乐爱好者们还将柳州山歌、敬酒歌、彩调等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流行音乐的创作,用音符为家乡绘制出一幅可听可感的音乐地图。

一句寄语,一份精神,一种城市态度

“这首歌送给每一位热爱这片土地、自强不息的柳州人。”——这是音乐爱好者韦炜在一首嘻哈音乐《在柳州2.0》中的开篇寄语。

韦炜说:“柳州有着光荣的历史,虽然当前正经历爬坡过坎,但这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将这份对家乡的信心写进歌里,以“城市太chill(放松),用辣度battle(比拼)”“江上可以开公交”等生动诙谐的歌词,唱出了柳州人骨子里的乐观与韧性。

歌曲上线1个多月,全网播放量已达9万。有网友留言:“心中藏着一首柳州的歌,梦里都是柳州的景。”尤其让韦炜受到鼓舞的是,作品中蕴含的本土情感也打动了不少柳州本地的老年听众。“他们是城市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能获得他们的认可,是对我们年轻一代最大的激励。”

此外,我市还涌现出多首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音乐佳作,如黄焱、黎艺铭创作的《大国工匠》,传颂大国工匠以智慧与双手铸就的工业奇迹;罗杰创作的《阿萨与阿婄》,通过祖孙两代人的故事展现侗族文化传承。

一片沃土,一个平台,一场百花齐放

采访中,多名音乐爱好者表示,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独特的美食文化,亦有传承千年的山歌文化,更有深厚的工业底蕴,是文艺创作题材的富矿。

李燕认为,不同的人能从不同维度发现这座城市的美——有人沉醉于柳江的夜色,有人在一碗柳州螺蛳粉中品味人间烟火,也有人从轰鸣的厂房中看见工业美学的浪漫……新文艺群体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本地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

为挖掘这片创作沃土的潜力,我市多次组织音乐爱好者深入企业、乡间、街巷采风,并通过举办原创歌曲大赛、组织培训班、邀请国家级专家授课等方式,为音乐爱好者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整体创作水准。

博采众长,我市原创音乐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大批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内涵的佳作。据市音乐家协会统计,近年来累计征集以柳州为创作主题的音乐作品500余首,遴选出57首汇编成《“惊奇柳州”优秀原创歌曲选辑》。其中,由音乐爱好者罗龙创作的《我在柳州等你》全网播放量突破2亿,影响力远播海外,充分展现了这座城市源源不断的音乐创造力。

“我们需要发动更多人书写柳州、歌唱柳州,呈现柳州的丰富面貌。”李燕表示,期待更多热爱音乐的同行者用音乐唱响柳州城市名片。

11月11日,记者再次联系陈俊杰。他表示,计划在春节回乡期间前往鱼峰山采风,希望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歌传承人合作拍摄音乐视频,让传统山歌与流行音乐碰撞出新的火花。

--> 2025-11-15 ——柳州新文艺群体唱响家乡小记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56448.html 1 绘制音乐地图 传播有声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