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先生家里的电热水器坏了,于是在网上搜索售后维修电话,不料找到的却是山寨“400”售后维修,被上门维修的工人以换主板为由,收取了他将近1300元。而据了解,电热水器实际损坏的只是电路板,只需要200多元就能修好。近日,“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对此事进行了披露,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认为网上信息鱼龙混杂,通过网上找人维修家电,虽然方便,但陷阱却是无处不在,让人一不小心就中招,找“李逵”很可能碰到的是“李鬼”。
家电维修网上“李鬼”多
“山寨‘400’售后维修确实很多。我就遇到两次,一次修冰箱,一次修空气能热水器,都是百度出来的假售后维修,来了都说要加氟利昂,实际上根本不是加氟利昂的问题。”有网友留言表示,因为通过网络搜索维修家电电话,就遭遇了两次山寨售后维修,并险些被骗。
“一开口就说是主板坏了,要花1880元更换,太坑了。”市民凌先生向“柳报维权哥”反映,他家的电冰箱坏了,就在网上搜到一个“400”开头的电话号码,他们以为是厂家的就联系了,结果安排上门的维修师傅,仅简单检查一下,就说是电冰箱的主板坏了,需要1880元进行更换,加上380元的维修费,以及上门费40元、检测费80元,总共需要2380元。
“2300多元,都可以买一台新冰箱了。”凌先生当即就表示不修了。事后,他联系该品牌电冰箱的售后维修人员,经检查发现冰箱主板根本没有坏,最终只花了300多元就将冰箱修好了。
相比凌先生,家住雅居苑小区的市民韦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因热水器损坏,他在网上搜索时,突然跳出一个厂家的售后维修服务网页,经电话联系,维修师傅上门检查时说是热水器的芯片坏了。他只得花960元更换了一个。可事后,他发现更换的配件根本不是芯片,而是风压开关,网上价格最贵的每个才80多元。
当记者联系到这名维修人员时,他承认他并不是官方授权的维修人员,而是自己在网上接的单,并称他挣的是技术钱,不是配件钱。
家电维修投诉举报多
从一份外卖到家电上门维修,随着网络预约服务的兴起,通过网上搜索服务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种省时省力的方式,已得到不少人的青睐,当然也引起了骗子的注意。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各种陷阱让人一不小心就中招。很多时候骗子利用的就是用户对品牌售后的信任,只需一个山寨的网站和一个看起来比较“官方”的电话,用户一时大意就会掉入陷阱。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指挥处置中心了解到,2022年至今,12315平台共接到关于家电维修的投诉举报133件。其中,维修后未能排除故障,冒充官方售后上门维修,事先未约定好维修费用维修后漫天要价,以及维修过程中未如实告知故障原因,维修、更换无故障的配件等内容,是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副主任张顺义表示,家电维修具有专业性,消费者对维修知识欠缺,容易掉入维修陷阱。当家电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通过产品说明书、品牌官网查找或通过品牌实体销售店咨询售后维修服务电话。如果还在“三包”有效期内,可到品牌定点维修中心进行维修,享受“三包”政策。如过了“三包”期的维修也尽量选择有正规店面的维修点。
如对网上搜索到的维修人员的身份有疑问,可致电家电企业、品牌售后来核实其身份,尽量不要轻信网上搜索的电话。在维修前,应该约定好服务的价格等内容,并现场确认维修后产品可正常使用,索要维修明细清单、正规发票等凭证,包括服务的内容、收费标准、日期和责任期限等,作为发生纠纷时维权的有效依据。
律师:网站发布虚假广告要承担责任
当前,网约家电维修市场较为混乱,各类规范还不够完善。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消费者务必多个心眼,对于骗子还是要有足够的防范意识。
此外,近年来,搜索网站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问题饱受诟病。如一些搜索结果所对应的服务商资质不全,甚至弄虚作假。如消费者因此蒙受损失,搜索网站要不要承担责任呢?
“柳报维权哥”特聘法律服务单位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敏认为,经营者利用搜索网站发布虚假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广告法》相关规定,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根据情节进行处罚。广告发布者必须保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若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则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如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