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4月26日

探索“名企外宣”之路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从“名企外宣”国际传播座谈会看我市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昨日,柳州市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暨“名企外宣”国际传播座谈会在市融媒体中心(柳州日报社)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围绕“探索‘名企外宣’之路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主题,共谋“名企外宣”路径,共商国际传播大计。

“名企外宣”怎么开疆拓土?怎么打造海外“爆款”?怎么构建“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的传播体系?如何在国际舆论场讲好柳州故事?让我们听听嘉宾们的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

媒体:

发挥地方优势

从“小组唱”变“大合唱”

工业是柳州的命脉。柳州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工业情怀。

如何在国际舆论场中讲好柳州故事?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海洋表示,我市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塑造“工业特质、网红气质、国际品质”的“名企外宣”品牌,打造“立足柳州、融入名企、放眼全球”的“名企外宣”格局。

立足于此全新格局,地方媒体应该发出怎样的声响?“充分用好地方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多重优势,才能让柳州声音从‘单声道’变成‘多声道’‘立体声’,从‘独唱’‘小组唱’变成‘大合唱’。”柳州日报社总编辑李斌说。

中英文短视频《粉红天下——一碗中国米粉的逆袭》《一条中国河流“破圈”记》等成功“出圈”;柳州首场海外媒体双语直播《“‘新’新相遇”——新加坡小哥带你探访新能源汽车之都》,1个多小时内吸引国内外网友近20万人次在线观看……近年来,柳州日报社立足柳州特色资源和工业元素,用好“一辆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粉”特色品牌,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企业:

用好本地资源

把“柳州产”变新名片

在万物为媒、万物皆媒的网络时代,柳州深厚的工业底蕴是不可多得的外宣资源,更有利于让“网红”变“长红”、“流量”变“销量”。

“今年一季度,柳工海外销量同比增长40%,离不开柳工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持续发力。”柳工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俞松松介绍,近年来柳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按照“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传播”的宣传模式,与媒体多方联动,持续扩大海外传播声音。

上汽通用五菱市场品牌推广总监刘俊谊从品牌推广方面分享了“名企外宣”的心得体会。他说,希望通过推广“一辆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粉”城市新名片,碰撞出更多“爆款”作品,让柳州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我期待‘名企外宣’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广西772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韦燕强说,希望我市每年定期开展大规模的国际产品经销商大会,吸引外国经销商来柳参展,感受柳州风土人情,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近年来,我市创造性打造“名企外宣”品牌,以企业为主线,整合柳州知名企业外宣平台和资源,加强与境外媒体机构、中央主流媒体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及旅游宣传推广,助力特色产业、网红产品、知名品牌“出圈”。

未来:

把握传播趋势

化“难听懂”为“听得进”

“柳州外宣一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交流处处长李燕认为,柳州可以充分发挥外宣联席会机制,推动“名企外宣”深度融入外宣大局,以“名企”为话语核心,深入挖掘柳州特色的话语素材;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名企外宣”工作室可以建立企业海外网站、手机客户端、海外社交平台账号,不断地扩大海外“朋友圈”。

座谈会中,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陈就汉、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市外事办副主任高溥等嘉宾,纷纷围绕外事国际传播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输出方面作经验发言。他们表示,将通过外宣资源,畅通传播渠道,全面展示柳州形象,讲好柳州故事。

柳州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吴怀辉在主持座谈会时表示,今后将发挥“名企外宣”优势,整合柳州知名企业外宣平台和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及旅游宣传推广,为推动实体经济和“柳州制造”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为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贡献力量。

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主任董彦说,希望柳州将企业外宣工作放到国家对外传播体系的大局中去谋划,做到政府和企业各展所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展、内圈和外圈协同推进。企业应深入开展培训,把握海外传播媒体环境趋势,构建别人“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的叙事话语体系,化宣传为传播。

全媒体记者 韦斯敏 李斌 沈冉

--> 2023-04-26 ——从“名企外宣”国际传播座谈会看我市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201703.html 1 探索“名企外宣”之路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