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柳州市一米健身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一米健身)运营的“一米游泳健身”保利店和地王店都突然闭店了,导致众多会员蒙受损失。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对此进行了披露,当即引发网友热议,认为健身是好事,充值需谨慎。如今办“健身会员卡”,就如同“韭菜”被割,要谨防被割“一回又一回”。
网友:“韭菜”被割了一回又一回
有网友认为,“倒闭其实是健身房的套路,换个口,换个名字又再来割一拨”,更有网友直接指出这是健身房惯用的伎俩,“租一批健身器材,找个地段好的位置,装修高大上一点,再请一些所谓的健身教练过来,接着各种活动招募会员,最后钱捞得差不多了就跑路”;有网友表示,“各种诱惑办超长卡,让人感觉很便宜,其实都是套路,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能对此不了了之,让这些人换个地方继续割‘韭菜’”。
健身是好事,充值需谨慎。在采访中,有会员表示,她原来是圣尊游泳健身馆的会员,圣尊游泳健身馆转让给一米健身后,她交了100元转卡费,成为一米健身的会员,又被迫花1500元买课激活原来的私教课程,结果没去几次,如今随着一米健身闭店,再次被割,成为第二茬“韭菜”。
谨防新公司“接手”再割“韭菜”
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及企查查APP查询到,一米健身成立于2022年11月7日,注册资本5万元,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股东只有一人为杜某超。
4月28日,该公司股东(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由杜某超变更为梁某华,高级管理人员备案也由杜某超、谢某解变更为谢某解、梁某华。其中梁某华还是柳州市一诺健身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梁某宏则是该公司股东和高管,并且梁某宏此前还是圣尊游泳健身馆多家店铺的负责人,更是因为圣尊游泳健身馆关门等原因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
针对柳州市一米健身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柳北区市场监管局已将该公司录入企业警示信息,暂不予受理该企业变更、注销等业务,并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在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的协调下,前来处理的一米健身覃先生提出“与同行协商接收现有的会员,将会员分流到附近其他健身馆用完卡内剩余时间,或者找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来接手原有的场地”。
“这明显就是熟悉的套路,相同的‘配方’。”健身馆会员林先生表示,如果继续采取分流到其他健身馆,很有可能会“涛声依旧”,就像当初从圣尊游泳健身馆转到一米健身一样,既可以多收转卡费,又能以各种名义再割一回“韭菜”。他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出于对消费者的负责,不能同意一米健身如法炮制圣尊游泳健身馆的套路,即交由另一家所谓新公司(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接手”原有会员,当务之急是要做好消费者人数和金额统计等工作,做好前期初步调查后,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律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费
预付式消费虽然可以享受很多优惠,但也隐藏着诸多风险。近年来,“先交费后消费”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部分不良商家的不当营销下,预付卡消费乱象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为遏制预付式消费行业的野蛮生长,上海、北京、江苏、云南等多地先后出台预付卡管理条例,实现预付消费事前查询、事中留痕、事后维权的监管闭环,以此打造消费者放心的预付式消费信用场景。
柳报维权哥特聘法律服务单位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敏认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消费者以健身为目的与健身馆签订会员协议,向健身馆充值预付卡费,健身馆就应当按照约定提供健身服务。如健身馆无法提供健身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且消费者在解除合同后有权要求健身馆退还剩余费用。
吴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要理性消费,一次性充值的金额不要太高,特别是遇到店家突然推出大优惠的时候更要谨慎,以防店家关门跑路,如需要办理预付式消费,要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并保存好消费凭证,当遇到消费纠纷时,能够主动和有效维权。
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