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见习记者陈道漂)近期,“City Walk(城市漫步)”“特种兵式旅游”等户外运动十分流行。医生提醒,长时间行走、站立不仅“费脚”,还极可能患上足底筋膜炎,应引起重视。
市民钟楚女士告诉记者,假期里,她和朋友出门旅行,连续一周都处于“暴走”的状态。他们爬了三座山,日行几万步。旅行结束后,她的脚板和脚跟酸胀难忍。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说我患上了急性足底筋膜炎。”钟楚说。
柳州市工人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阎海威介绍,足底筋膜炎又称跖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内侧跟骨结节连接处的无菌性炎症,是引起足跟痛的常见原因。由于长时间步行或下肢负重,足底肌肉及其筋膜受到反复过度套拉,导致局部肌肉和筋膜劳损。“一些人长时间不运动,突然在某个时间段增加活动量之后,就可能出现急性足底筋膜炎、跟痛症。”阎海威说。
此外,对曾有过软组织损伤的患者来说,需要判断整个下肢足踝部的稳定结构。若其本身就处在一个踝关节不稳的状态,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会导致踝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增加症状。
据了解,常见的足部损伤以中年女性患者为主,年轻患者主要是由于先天发育问题,如足弓的高度不够,有明显的扁平症状。阎海威提醒,足底筋膜炎或跟痛症患者在长时间行走后,可通过做一些足底筋膜的拉伸进行放松,缓解局部疼痛。而先天发育导致的扁平足、拇外翻患者本身的体质不适合长时间行走和负重,可通过矫正鞋垫缓解部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