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范桢)8月以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儿童保健科接诊了不少患者,很多家长心存疑虑:宝宝平时爱出汗,睡着后也是满头大汗,是不是缺钙了?对此,医生提醒,婴幼儿出汗要区分是生理性多汗还是疾病引起的出汗。
8月28日,市民陈女士带着1岁的外孙到医院就诊,她向医生咨询,孩子平时出汗较多,特别是入睡后1个小时,垫在头颈下的枕巾都湿了。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邓梁琼简单问诊后告知家长,孩子的症状属于生理性多汗。“婴幼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疾病引起的入睡后多汗是正常的,无需过度担心。”邓梁琼表示,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入睡后1个小时容易出汗,且多见于头颈部。生理性多汗一般可以找到明显外因,如夏季天气炎热、室温过高、被子盖得太厚等导致宝宝过热引发出汗多。
在接诊过程中,医生发现,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着凉感冒,总会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判断宝宝所适宜的温度,比如睡觉时给宝宝用的盖被过厚。“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容易造成宝宝出汗过多。”邓梁琼说,婴幼儿的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再加上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环境过热,身体需要通过排汗散热调节体温。
除了生理性多汗,家长们还要注意,当孩子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仍有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则需警惕疾病的可能。邓梁琼表示,睡眠多汗的常见病理因素之一是缺少维生素D的佝偻病,患病早期患儿骨骼变化不明显,仅有一些不典型精神症状,如不够活泼、脾气暴躁、爱哭闹磨人、睡眠不安易惊醒等。
医生建议,天气好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宝宝对钙的吸收。同时,应遵医嘱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