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0月27日

稻在水中长 虾螺稻下游

我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规模超过15万亩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稻在水中长,虾螺稻下游,实现“一田三收”,这是我市研究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10月17日,自治区专家组对柳江区螺蛳养殖产业示范区的稻虾螺生态工作新技术新模式开发与示范项目进行验收并现场测产,此综合种养模式获推广。

当天上午,在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螺蛳养殖产业示范区,稻田里的水稻、螺蛳、虾生长态势良好,专家组人员在稻田里随机选择检测点,准确记录水稻测产面积、螺蛳和虾的重量等相关数据信息。

稻虾螺生态工作新技术新模式开发与示范项目,是广西“双百”稻虾生态养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的子课题。“稻虾螺生态共生模式投入少、效益高。每亩螺蛳的产量达到1000多公斤,虾约90公斤,水稻约400公斤,按每亩投入3000元计算,每亩利润约4000元,与单纯养螺蛳相比,每亩增收2000多元。”该示范区负责人兰健勇介绍说,近几年,他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加强合作,积极探索稻虾螺生态综合种养新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据了解,2021年以来,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研究的“稻+螺+虾”种养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推广规模超过15万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产业规模初步建成。

市渔业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稻田里对虾、螺等水产品进行分区养殖并进行科学管理,让稻田里的活水与虾、螺形成生态共生系统,既稳定水稻的产量,又提高水产品的质量,还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 2023-10-27 我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规模超过15万亩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10292.html 1 稻在水中长 虾螺稻下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