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敏
读书是“个人小事”,更是“国家大事”。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梳理时间轴后不难发现,从“倡导”到“深化”,阅读推广的纵深度愈发受关注。近年来,柳州在全市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持续打造“书香龙城”阅读品牌,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主流媒体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作为思想舆论主阵地,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龙城”品牌的重要力量之一,需要为广大干部群众诠释“为什么读”、引领“读什么好”、服务“怎么读好”。
一、 诠释“为什么读”,培育手不释卷的“知之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时强调,“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柳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读书风尚由来已久。公元815年,柳宗元赴任柳州刺史。为政四年,他在柳州重修文庙、办文兴学、破除迷信、以文化人,用实际行动点燃了柳州的文化之火,让柳州养成了崇文重教的“城市品格”。曾属岭南蛮荒之地的柳州,因为柳宗元的到来,不仅生产发展、经济提升,连文化和教育都开始昌盛。
阅读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可以滋养人类的灵魂。而当“阅读”这个词的前缀加入“全民”定语时,阅读这件事便增添了群体参与感。主流媒体在阅读推广中策划开展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扩大阅读群体基数、增加阅读纵深度。作为主流媒体,要从丰富的文化素材和历史文脉中挖掘鲜活素材,立体展示柳州的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在当今宏阔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更要关注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个体体验、认知、期盼,去记录他们的可感、可爱、可亲,再将其“投影”到时代大潮中,生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二、引领“读什么好”,培养求知若渴的“好之者”
开卷有益,万卷书中蕴藏着万千气象。人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既能汲取知识雨露,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也能吸收思想精华,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成长与淬炼。然而,开的“卷”不同,读后有多少“益”也大不一样。能领略人类文明之光、汲取思想精华、夯实成长根基的阅读,才是好的阅读。
主流媒体有义务也有优势,围绕自身内容定位,通过开办阅读类专栏、专刊、专版,为读者推荐好书,解决“读什么好”的问题。例如,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在《柳州日报》开设“龙城笔阵”专版,不定期对柳州籍作家的新书进行推荐,同时还发挥副刊的传统优势,强化内容生产,刊登柳州文学爱好者的优秀作品,为广大读者开辟精神家园;在“柳州交通广播”开设“领读者”栏目,设置“好书推荐”“本土作家访谈”“我的阅读生活”“诵读经典”等节目内容,传递质朴生动的正能量;与柳州市文联联合制作《柳州八记》有声书,用声音展现柳州文化根脉、风情民俗、精神底蕴和绝美风华,进一步拓展阅读形式。
三、服务“怎么读好”,激励笃志力行的“乐之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字阅读与多元文化阅读的兴起,阅读不仅仅只局限于纸质图书,而扩展为资源整合力更强、触达率更高、更具沉浸感的数字媒介。在大数据、云计算、AR、VR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AI技术已经能用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力提高了出行人群、视障和老年人等群体的阅读便利程度。从“一书一报在手”到“一屏千行万卷”,传统阅读资源与新兴数字化阅读资源相互补充,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提供了宝贵养料。
无论阅读方式如何更新,阅读的本质需求不会发生变化。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要紧跟数字阅读趋势,聚焦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数字化阅读服务,全面推进全民阅读的多媒体、多平台融合。媒体工作者应主动拥抱新的媒介形式、善用新的传播方式,将其转化成新的阅读力,吸引更多人开始阅读、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让龙城大地氤氲浓浓书香。
(作者单位:柳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