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
民族服饰作为有形的、传统的文化关键载体,兼具艺术价值与经济潜力。特别是当前,以汉服、新中式为代表的民族服饰引领时尚潮流,日益“出圈”,将民族服饰打造成地方特色产业潜力巨大。
广西作为民族地区,拥有壮族、苗族、侗族、瑶族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尤其在传统民族服饰、刺绣、织锦等手工艺领域产业的传承发展上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将广西民族服饰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我们要充分挖掘广西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民族服饰文化的集群效应,积极在全国打造“行进中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T台秀”(以下简称“民T”)文化新平台,赋能广西民族服饰产业发展。
一是搭建民众走秀平台,打造民族服饰展演新模式。打破传统T台专业模特走秀方式,组织策划“我要上民T”模特风采大赛,用开放式、沉浸式体验给全国“新中式”、汉服特别是民族服饰爱好者一个展示风采、竞技比赛的平台。用受众流量展示各地的民俗风情、民族服饰、特色文化元素,用行进中的中华服饰文化沉浸式展演,传递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推动成为广西三月三热点活动,打造全国民族服饰展演走秀的新IP。
二是搭建设计竞技平台,打造民族服饰定制新赛道。组织开展全国民族服饰设计大赛,激发民众创造力。鼓励服装设计师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文化在服装服饰上的运用,打造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民族服饰,让民族服饰在时尚舞台上焕发新生。做好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计版权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组织专业机构对民族文化元素设计进行收集与保护,形成广西本土民族服饰元素版权库。同时,建立激励措施,做好设计端与企业端的对接服务,推动新品发布、原料供应、生产制作、市场销售等信息流通。
三是搭建营销交易平台,打造民族服饰销售新燃点。汇聚民众的视角,发挥院校、企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绣娘等方面的作用,以自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为手段,创新多元营销方式,推动中小企业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打造品牌,促进电商销售和海外销售,提升品牌价值。开展电商销售、海外销售以及政策支持培训,集中时段、集中各企业销售力量,在全平台集中展示广西民族服饰产品,助力企业提升销量。
四是搭建推广运营平台,打造民族服饰产业新高地。制定广西民族服饰营销策略和品牌推广方案,与广西的工业发展、旅游发展等规划相衔接。打造线上+线下采购批发集散地,提供高效的物流和快递服务,吸引企业和商户入驻。加大相关产业链招商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民族服饰设计、销售企业,提高设计端和销售端运营能力。
五是搭建新品发布平台,打造民族服饰消费新场景。赋能文旅产业,持续加大文旅产业开发力度,开展小视频设计推广制作大赛、旅拍场景设计大赛等引流活动,在网红点、网红地、网红店等流量聚集地开发消费场景,结合新品发布,创新打造广西民族服饰新品牌,做好“打卡+摄影+发自媒体”一体化消费引导,在银发经济、网红经济、旅拍经济、动漫经济中开辟服装服饰消费细分单元。引导企业推出融合工业文化、民族文化、山水文化元素的服装服饰产品,在沉浸式场景体验中促进消费的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柳州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