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5月22日

我市文艺家参与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研讨会

探讨三江农民画的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苏玲、通讯员黄妮亚)5月11日,由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广西书画院主办的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研讨会召开。围绕“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主题,我市与会代表吴桂贞、陈玉秋参与讨论了农民画的定义与命名、艺术特色和未来挑战、人民性与时代价值、产业化与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内容。

柳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吴桂贞深有感触地谈到,她见证了三江农民画30年的发展。“我特别关注新大众文艺视野下如何保护农民画队伍中农民身份作者(原生地作者)的创作积极性问题。”吴桂贞说,当前,农民画作者队伍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传统农耕背景的创作者,也涌现出返乡青年、跨界艺术家等新群体。队伍多元化给农民画带来新视角,提升农民画的层次。

三江农民画家代表陈玉秋在发言中表示,她在三江农民画创作中,努力将乡土美学与当代审美进行巧妙融合,这些扎根于侗族民俗的质朴笔触,既延续了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鼓楼、梯田、芦笙舞被凝练成符号化的视觉语言,又通过丙烯颜料、抽象构图等现代手法,完成了传统艺术媒介的当代转译。

“这种双向重构证明,农民画的活力正来自对传统的创造性解码,而非简单的遗产标本式保存。”陈玉秋提到,新大众文艺视角下,三江农民画创作者正以“非遗+文创+企业+传承+学校”5N模式的实践打破边界——将侗绣纹样转化为时尚IP,让祭祀图腾跃上城市壁画,在保留“拙趣天成”本真性的同时,激活了乡土艺术参与公共文化建构的新可能。

“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为农民画创作者提供培训、数字工具和展示平台,帮助其适应数智时代的创作与传播。”吴桂贞说,希望更多的跨界合作,鼓励专业艺术家与农民创作者“对话”,在保持内核的前提下探索新媒介表达,如数字藏品、VR场景化展览;更希望文艺评论家做好农民画发展的“翻译官”“助推手”,把“地气十足”的民耕智慧编译成当代“潮文化”。

--> 2025-05-22 我市文艺家参与新大众文艺视野下的农民画研讨会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5815.html 1 探讨三江农民画的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