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万物并秀。5月29日,位于大苗山深处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小学校园里,书声琅琅,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在教学楼二楼的武警春蕾红瑶女童班教室里,48名学生穿上了在重要节日才穿的民族服饰,等待武警叔叔的到来,一起过“六一”国际儿童节。
当天上午10点20分,随着满载爱意和礼物的车辆驶入,白云乡中心小学瞬间沸腾起来,来自武警柳州支队的十余名武警叔叔,在“六一”前夕如约而至。
活动现场,除了武警官兵,还有一名穿着白衬衫,身姿挺拔、兵味十足的人,他就是退伍老兵——吴柯青。此次,为了能和孩子们相见,吴柯青带着礼物,驱车1300多公里专门从老家安徽省岳西县赶来。
部队“大熔炉”淬火
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农村家庭的吴柯青,并没有优渥的生活条件。为了补贴家用,懂事的吴柯青进过厂、端过盘子,吃过许多苦。
温室里的幼苗长不成参天大树,只有到广阔原野中经风沐雨,才能成为栋梁之材。“风雨”没有吓倒吴柯青,反而让其成长为一个正直、热血的青年。2004年,18岁的吴柯青应征入伍,用青春守护龙城平安。在部队里,他晒黑了脸庞、强壮了筋骨,更铸牢了理想信念。
5年时间一晃而过,2009年吴柯青脱下戎装,回到老家安徽创业。虽然,他的创业之路遇到不少挑战,但部队的磨练让其学会了不轻言放弃。“每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在部队的日子,想起指导员那句‘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激发我奋进前行。”
如今,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打拼,吴柯青在安徽、浙江两地均有产业,手下员工百余人,产值超亿元,其创办的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等。
接过“爱心接力棒”
在部队的时光,吴柯青除了锻造坚韧的品格,更明白了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
原来,吴柯青所服役的武警柳州支队多年来接力守护白云乡中心小学,帮扶设立的武警春蕾红瑶女童班培养出了女教师、女医生、女军人、女企业家等,让许多红瑶女童改变命运,部队的这份大爱亦感动了吴柯青。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
2019年,在退伍10周年之际,吴柯青接过“爱心接力棒”,于当年5月底给白云乡中心小学武警春蕾红瑶女童班的同学送去“六一”礼物和6000元的助学金。“我有能力了,必须跟上部队帮扶的步伐。”除了白云乡中心小学,吴柯青在老家也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展现了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多年来,吴柯青一直牵挂着红瑶女童。遗憾的是,当年他行程匆忙,没能留下学校老师的联系方式。“是时候回去看看了!”今年“六一”前夕,得知武警柳州支队即将到白云乡中心小学开展“六一”慰问活动,吴柯青主动联系,加入这场“爱心之旅”。
旗帜飘扬在希望的山岗
5月29日,退伍老兵吴柯青回到了记挂着的白云乡中心小学,为48名女童送去了价值共计1.3万元的爱心物资。
尽管回来一趟不容易,但吴柯青却说很值得。“戎装虽解,使命犹在,每次看到她们灿烂的笑容,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守护这片热土的日子。”
吴柯青介绍,此次回来除了给孩子们送“六一”礼物,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和学校领导、老师建立有效联系,以便长期进行跟踪帮扶。“只要她们有需要,只要我能帮,我一定义不容辞。”
白云乡中心小学现任校长荣仕忠已在学校工作23年,他对吴柯青和武警官兵长期以来的帮扶表示由衷感激。“每次武警官兵来,孩子们都很激动,她们中的不少人希望长大后,像武警官兵一样,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有他们和我们一起过‘六一’很开心,以后我也要学好本领,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红瑶女童冯晶晶说。
路的尽头终会是温柔和月光。正如此次“六一”慰问活动结束后,吴柯青在朋友圈所写的一样:红瑶的红色,是生命的热情;军装的绿色,是永恒的守护。这抹“红”与“绿”已交织成最美的旗帜,飘扬在希望的山岗上!
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