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7月03日

当心!卵巢囊肿可能会癌变

医生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卵巢囊肿常被误认为是小问题,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一名网名为“小米悠悠”的博主因患卵巢癌不幸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网友们在惋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就“卵巢囊肿是否会癌变”“女性应如何及早发现卵巢癌”等健康问题展开热议。

该名博主生前公开信息显示,她在10多年前便被诊断出患有卵巢囊肿,由于治疗过程麻烦及费用问题,并未予以干预。2023年7月,她体内的囊肿已长到了5厘米,尽管医生提醒应引起重视,她却仍未积极治疗。直至今年3月,“小米悠悠”被确诊为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2B期,虽然接受了手术及化疗,可由于病情快速恶化,最终不幸离世。

“有些囊肿一开始表现为良性,但随着时间发展,是可能会恶变的。”柳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中西医结合院区妇科主治医生梁海聪表示,虽说卵巢囊肿大多为良性,但若形态不规则、囊内内容复杂,尤其是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囊肿,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B超检查,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倾向。

此外,她指出,仅凭囊肿的大小并不能准确判断其风险程度。有些良性囊肿体积虽大,却无明显症状,而一些恶性肿瘤即便体积较小,也可能通过腹膜转移或淋巴扩散,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因此,一旦发现卵巢囊肿,无论其大小或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复查,及时干预。

对于形态规则、无特殊表现的低风险良性囊肿,复查间隔可为每6个月一次。但若囊肿形态不典型、增长迅速,或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等高危因素,应缩短复查周期至3个月甚至更频繁,必要时可进一步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或检测更多相关肿瘤指标。

据了解,目前卵巢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知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年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均可能相关,而定期体检,则是目前预防卵巢癌变的最有效手段。为此,梁海聪提醒广大女性,不论是否已婚、是否生育,每年进行一次妇科B超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已经出现月经紊乱、腹部隐痛、腹胀、腹部包块感,或排便、排尿异常等症状,更应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全媒体记者 余琦

--> 2025-07-03 医生提醒: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48409.html 1 当心!卵巢囊肿可能会癌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