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把水泥砖放下,小心别砸到脚。”7月2日,伴随中气十足的男低音,最后一块水泥砖顺利铺设在长23米、斜度约35度的坡道上。
鱼峰区白沙镇新安村36岁村民黄金福站在坡顶看到这一幕,咧嘴一笑就想踏上新修的路面。
“先别急,等水泥干透了再走。”来自鱼峰区农业农村局、鱼峰区白沙镇新安村驻村工作人员蒋礼清一边拉住黄金福,一边耐心解释。
黄金福听了这话,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现在,他和母亲在日常生活上有人关心,门前的路修好之后,雨天出门方便多了。
蒋礼清介绍,黄金福与66岁的母亲蔡凤英相依为命,因健康原因无法工作,长期居住在坡顶一处自建房里。每逢下雨,未经硬化的路面泥泞湿滑特别难走。50多岁的蒋礼清与85后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开展入户工作,都要用力抓住坡道两旁的树枝才能上坡,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可见,黄金福与其66岁的母亲在这段陡峭湿滑的泥坡上行走有多艰难。这一情形深深刺痛了蒋礼清、李明业、曾波等驻村工作队员的心。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户特殊家庭出行困难的问题必须解决!”蒋礼清与大家合计后表示。言出必行的他迅速组织驻村工作队开展实地勘察,评估风险,着手解决难题。方案落实,人力足够,可是经费有限,怎么办?
蒋礼清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员以自筹资金的方式,购回3立方米沙子、8包水泥、110块水泥砖等物料。为了节省开支,加快施工进度,7月2日,新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美情、村委副主任卢永生等人主动加入,与驻村工作队员一同承担搬运材料、搅拌砂浆等体力活。
7月3日下午,经过路面硬化、铺垫砖块等工序,黄金福家门前这条22米长的水泥坡道修筑完毕,与村道平缓相接。
脸上洋溢笑容的蔡凤英说,以前出门最怕摔跤,现在有了这条路,感觉心里暖暖的。
这条路不仅帮助黄金福家庭消除日常出行障碍,也成为驻村工作队与群众的“连心桥”。关注和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是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努力把一件件“心头小事”办成群众需要的“温暖大事”。
全媒体记者 荀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