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书厚,通讯员莫敏宁、李韦)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我市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这将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地方性快速协同保护平台,主要为特定产业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等“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保护中心建成运行后,我市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可分别从平均15.5个月缩短至3-6个月、8个月缩短至1个月左右、6个月缩短至10天左右。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我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11件,提前超额完成广西“十四五”2.5件的既定目标;商标有效注册量5.36万件,同比增长11.51%。2022年至202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248件;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的40.49%、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的51.51%。截至2025年5月末,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有效发明占全市的59.19%。
记者从市市场监管部门获悉,为更好促进柳州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加快创新创造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决定启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报筹建工作。在申报筹建过程中,始终坚持高位推进、高标谋划、高效协同、高质落实,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完善机构人员设置、开展业务人员培训,做好场地、经费、制度保障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各项筹建工作,于7月9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建设。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启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工作,加强“人财物”等基础条件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和程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早日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