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香囊、戴手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国风”“新中式”物品。
7月9日,记者在线上平台搜索“香囊”“中药手串”关键词看到相关商品销量可观,每份15元—200元,许多都标有“非遗合香”“本草养生”等字样,评价褒贬不一。
随后,记者来到鱼峰区蟠龙路一家售卖中药手串的店铺,看到店内摆有20余种药粉,上面贴有注明药粉名称及功效的标签。“这些是‘合香珠’手串,佩戴这些手串可以安神助眠,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店主告诉记者,成品中药手串售价150元—200元,也可以选择花费100元在店内挑选药粉进行制作。据了解,制作合香珠流程较为复杂,主要是用沉香、檀木等天然香材与中药材打成粉并过筛,在混合后揉成珠状或用磨具制作,放置4—5日阴干后再进行打磨抛光,不添加化学成分。
当天,记者来到柳北区广场路一家手作体验店,店内有古法香囊与合香珠制作体验,几名年轻人正在挑选中药材准备进行研磨。“我觉得这些中药香品都有古典美,并且很好闻,想用来搭配旗袍。”市民薛梓彤说,她喜欢这些香品的外形与气味,并不太在意佩香的功效。据店主高女士透露,正常情况下,合香珠、合香牌都需要手工制作,无法量产,市场上的许多香品难以判断制作流程,可能存在添加塑料、劣质香精等各种问题。
那么挑选香品与佩香到底有什么讲究呢?记者联系专业人士进行了解。“中药香囊、手串有芳香避秽、预防外感、驱虫防病的作用。”柳铁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钟旋介绍,中药香囊、手串等香品是传统智慧的载体,在特定的场景下有实用价值。部分中药材还可用于调理体内气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在春夏适度用香,可以宣通阳气,复苏身体。但是到秋冬季,需要闭藏阳气,不宜用香太过,应顺应天时养生。
香品绝非万能神器。“从中医角度看,香品辛温香燥,行气过多,则消耗气血,耗气伤阴,使身体变得虚弱,易疲劳。”钟旋说,香味会通过口鼻、肌肤毛窍进入人体,部分人群可能会过敏,甚至休克。因此,过敏性体质的人或哮喘病人需要注意,不要长期佩戴或避免接触。此外,还要按照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香方。患有蚕豆病的儿童避免使用含有金银花、薄荷等成分的香品。孕妇禁用冰片、麝香、丁香等活血药材或刺激性药材。
钟旋还提醒,佩香的功效被部分商家夸大了,更多起到的是辅助调理作用,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全媒体记者 李烜宜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