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小哥走了,一路走好!”
“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大爱温暖人间!”
“平凡的人,闪耀的光!”
14日中午,不少柳州人转发了“最美柳州人”蒋己农遗憾离世的消息,并且留下感言,对这个用收废旧的劳动成果帮助他人的“公益小哥”表达敬意和不舍。
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15日上午11时,蒋己农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举行。和他告别的人中,有他的亲朋好友、有报道过他事迹的媒体记者,也有与他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蒋先生生活在我们当中,内心却自有他的一片天地……”告别仪式上,哀乐低回中,司仪缓缓念出悼词,700多个字根本道不完蒋己农的故事。最后的告别时刻,大家排队向“公益小哥”蒋己农鞠躬致敬,不少人不自觉红了眼眶。
回忆起与蒋己农的来往,其好友赵艳华哽咽着说:“我和老蒋住得很近,有时候他看见我们在搬东西,立马就会过来搭把手。这样的‘搭把手’,老蒋做了无数次,对于他的离开,真的特别不舍。”
“蒋先生一路走好!”市民李芳曾和蒋己农一起参加过公益活动,并为其贴过“爱心人士”贴纸,得知蒋己农离世的消息,表示非常突然和惋惜。
臧克家曾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于网友“追梦”来说,蒋己农就是一直“活着”的人。
“记得11年前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我小时候吃过很多苦,所以知道他们的不容易,想和你一块去村里看看……’”就这样,两人坐上了同一趟班车,同行在一条公益之路上。“追梦”说,他会一直记得这位“公益小哥”一路上推着小车行走的身影。
尽己所能 能帮就帮
2006年蒋己农从老家来柳,靠回收废品为生。刚开始,蒋己农日子过得很拮据,有时连房租都交不起。但是,面对他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尽己所能,能帮就帮。
对那个时候的他来说,力气是其最宝贵的资源,他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在生活中热心助人。为了能帮到更多人,他还在自己拉货的三轮车上挂上了横幅,横幅上写着“能帮就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免费帮助”等字样和他的电话号码。
一张张旧报纸、一个个空瓶子、一件件旧家电……蒋己农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家人。他生活好一些后,便开始出钱又出力,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柳州晚报》爱心档案栏目报道的求助者,都是他关注和帮助的对象:
2013年2月,蒋己农到医院看望一名患重病的初中生,留下200元;同年3月,他带着儿子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村看望一名双脚受重伤的女子,又留下了400元;2014年,蒋己农为一名被开水烫伤的女孩送去牛奶和400元;2015年《柳州晚报》组织开展“六一”圆梦活动,他捐出200元。此外,每年《柳州晚报》组织百家年夜饭爱心活动,蒋己农的爱心也从未缺席……多年来,他伸出过的援手、行过的善举,不胜枚举。
为何总想着帮他人?蒋己农曾这样说过:“别人有困难,帮大帮小都是心意。”话语虽然质朴,却无比动人。这些年来,蒋己农的凡人善举,也在柳州街头巷尾传扬开。2015年,他还获评“最美柳州人”。
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帮助他人
不幸的是,今年4月蒋己农被确诊为胃癌,不到一个月,瘦了10公斤。他患病的消息传出后,不少爱心人士上门看望他,并伸出援手。
这些爱意,给予了患病的蒋己农莫大的鼓励。入院、回家、入院……3个月期间蒋己农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积极面对疾病,无奈的是,病情迅速恶化。
7月13日,他还是离开了,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
斯人已逝,其音犹在。“当你们读到这些文字时,我已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最后的遗言,蒋己农这样写道:“请不必为我的离开悲伤太久。若你们还记得我爽朗的笑声、做过的好人好事以及我对柳州市作出的贡献,这便是对我最好的纪念。”
瘦弱的蒋己农臂膀虽不宽厚,自己的日子也过得不是很宽裕,可他总在默默伸出助人的手,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他记挂的还是别人。弥留之际,他叮嘱儿子蒋淼,等他走后,就把治病购买的护理床、制氧机、轮椅等设备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公益小哥蒋己农虽然走了,但是他乐于助人的品德却还留着。蒋淼说,他会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李汶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