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柳州向长三角企业抛出人工智能“橄榄枝”,成功签约总投资58亿元的项目。这场跨越千里的“牵手”,不仅仅是一次招商引资成果,更意味着柳州这座工业重镇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能始终保持着奋进姿态,以“奋力挑大梁”的主动作为拥抱人工智能技术。
柳州的选择,是一种“借梯登高”的智慧。将长三角的创新资源导入本地产业体系,体现柳州跳出地域局限,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格局与魄力。当前,柳州传统制造业面临增长瓶颈,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成为破局之道。此次签约的项目,聚焦高端智能制造领域,恰是对“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的精准把握。
当前,柳州展现出了打造人工智能完整产业生态的系统思维,从发布应用场景到政策扶持,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正在构建人工智能全链条发展环境。因此,在各地争相发展人工智能的当下,柳州依然能脱颖而出,获得长三角地区头部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的青睐。
同时,柳州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经济变革和产业重塑。企业来柳州落户,全程服务;企业搞项目合作,同样全力支持。柳州明白,这些企业看重的不仅是柳州的制造业资源,还有立足柳州面向西南和东盟的广阔市场。柳州看重的也不仅是一个项目、一次投资,还有由此带来的创新“火种”。
在资源禀赋不占优势的当下,柳州主动对接江浙发达地区,将外部技术与本地制造业相结合,是一条“借梯登高”的路径,更是对“奋力挑大梁”使命的坚定回应。这种区域协同效应值得期待,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