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柳城县社保中心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简化流程优服务、数据精准协同办”三大举措,高效推进养老保险转移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线上线下齐发力
拓宽服务“双渠道”
县社保中心推进社保关系转移线上办理服务,打破了区域与时间限制。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掌上12333”App、电子社保卡小程序,跨省转移掌上办等线上渠道,引导参保人员在线上提交转移申请,养老保险跨省转移业务全程网办,线上流转提速,真正实现转移业务线下办理“零跑腿”。
自人社“一门式”服务上线运行以来,县社保中心共梳理社保对外办事清单87项,可线上办80项,占总业务量的92%,极大节省了群众办事时间与精力,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优化线下窗口,整合养老、失业等险种转移业务,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日均服务群众100人次,解答各类业务咨询120余次,做到耐心解答、服务周到。设立转移业务经办窗口,安排专人负责,实行“一表申请、一次受理”。参保人员在线下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时仅需提供身份证,填写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申请表即可;在线上只需提交申请,后续工作全部由社保经办人员完成,既缩短办理时限,也解决了群众办理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手续繁、周期长、两头来回跑”的问题,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线下窗口累计接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群众284人次。
截至目前,县社保中心今年已成功办理全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业务132笔,同比增长26%,办结率100%。其中,办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入业务110笔,涉及转入基金294.12万元;办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出业务22笔,涉及转出基金110.51万元。
简化流程优服务
压缩时限提效率
“2010年3月至2025年4月,我在广东省海丰县上班,单位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我今年7月份达到退休年龄,在柳城县还没有参加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但需要回柳城县办理退休手续,现在办理还来得及吗?”6月6日,前来办事的肖女士着急地询问。
以往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主要通过线下办理,参保人员需要到原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等材料,并携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参保地办理转移申请手续,新参保地根据该凭证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再通过邮寄形式将联系函寄到原参保地。整个过程涉及环节与证明材料多,办理周期长。现如今县社保中心对转移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与简化,通过系统对接,自动核验参保人员信息,减少参保证明、转移单据等材料提交,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转移业务实现“跨省通办”,为肖女士带来了便利。当天,工作人员登录“广西数智人社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肖女士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和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申请,不需要本人回到广东省海丰县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出业务,减少其来回奔波的麻烦。7月,肖女士及时办理了退休申领养老金待遇手续,她非常开心。
“除了做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其余90%以上的社保业务可通过线下、线上模式办理。同时,落实‘好差评’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差评’事项,100%跟踪整改,实现‘经办反馈-业务监控—差评督办’闭环管理。近两年来,中心‘好差评’工作满意度达99%以上。”县社保中心负责人说。
系统信息流转快
数据精准协同办
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要求数据流转准确性与及时性,县社保中心依托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时交换参保缴费、账户金额等关键数据,确保转移信息“零误差”。同时,建立“定期数据比对+人工复盘”机制,通过数据比对和复盘,自动筛查账户异常、信息不一致等问题,确保转移业务顺畅进行,业务准确率达100%。
原本需要参保人两地“来回跑”办理的转移业务,现由各地社保经办机构直接沟通对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线上流转,材料符合、数据正常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大大缩短办结时限,办理效率提升70%。在深圳务工的廖先生,8月3日通过线上申请跨省养老转入业务。县社保中心次日审核其材料确认符合转入条件,8月7日成功将廖先生省外1年半的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记录转入县社保中心,4个工作日内办结。“以前办理省外转移业务需要跑两地的社保中心,现在动动手指就可以进行线上申请,真是太方便了!”廖先生为此点赞。
针对转移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人员及时与对方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员进行沟通,确保转移业务“零障碍”。此外,还定期排查超期件,及时处理积压业务。今年以来,共解决线上数据问题28个,为参保人员顺利转移接续社保关系提供了保障。
本报通讯员 班钰 潘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