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设备老旧、设计不合理的机械立体停车库已经无法满足车主的停放需求,让车主想停不敢停,机械立体停车库面临叫好不叫座、使用率低的尴尬局面。机械立体停车库该如何破局?被闲置的机械立体停车库究竟还能不能用起来?近日,记者进行走访了解。
社会资本:有信心盘活闲置机械立体停车库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2019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潭中西路机械立体停车库自投用以来,时停时开,目前又因故暂停营业了。
该停车库位于潭中西路北侧,靠近元信大厦和柳南区政府。停车场内有两座5层的机械立体停车库。两座机械立体停车库目前处于停用状态。停车场一名保安说,停车场共有车位490个,机械立体停车库可停450辆车,地面停车位可停40辆车,目前机械立体停车库正在维修中。
广西彬昊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今年1月1日正式通过竞拍承租的形式,接手管理运营潭中西路公共停车场。接手后,他们发现该停车场的机械立体停车库的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原因排查和技术攻坚,机械立体停车库的运营系统设备正在逐步修复中,预计国庆节前就可以正常使用。
该负责人还表示,机械立体停车库正常运营后,停车费用会有所调整,届时具体调整情况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毕竟作为特种设备,机械立体停车库的维护运营成本比较高。
该负责人还透露,公司有信心管理运营好该停车库,因为公司有维护管养机械立体停车库系统设备的技术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公司的技术能力参与和帮助一些市区内正在闲置的机械立体停车库恢复正常运营。
业内人士: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建设和使用要科学规范
在市场竞争中,设备老旧、设计不合理的机械立体停车库难以满足消费需求,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风险。机械立体停车库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呢?
记者采访了我市一家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机械立体停车库在十多年前,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但是最近几年,业内意识到早期建设的升降横移类机械立体停车库存在设计不合理、智能化技术落后等问题,这类机械立体停车库市场份额呈大幅下降趋势。现在他们公司聚焦在智能立体车库的研发迭代上。
该负责人表示,机械立体停车库并非“鸡肋”,关键在于如何设计规划和规范管理。目前国内机械立体停车库共分为升降横移类、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等9种类型。该公司在广东肇庆市某医院建设的智能立体停车库使用垂直升降式设计,车辆进出、停放有序,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未来的机械立体停车库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应该更智能化,而不是靠人力指挥,还需匹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立体停车库的拆除、重建或改造,事关民生问题,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更为必要。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就对西城的银岛商务楼立体停车库进行了“原拆原建”,在不扩大原有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加宽了车位,并覆盖普通、无障碍、SUV等多种类型停车位,还配备了空余停车位显示等智能化的功能。改造后,比原先增加了53个车位。北京市交通委对外表示,升级改造利用率较低的机械停车位,是下一阶段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工作重点之一。
“机械立体停车库将是城市发展的趋势。”不少业内专家对立体停车库的前景依然看好,因为立体停车库在空间利用方面比路面停车有优势,十几平方米甚至几平方米就能建车库。由于比路面停车投资高,所以在立项时应多做调查,车库选址是否合理、车辆进出是否影响周围交通、与周围其他建筑物是否有冲突,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职能部门:停车产业化解决机械立体停车库被闲置困境
市公安局车辆和驾驶人管理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9%。其中柳州市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约为59.5万辆(不包含市区外围乡镇),小汽车停车泊位总数为77.9万个。小汽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比例为:1:1.31,满足规范不低于1.1倍。但是存在路外公共停车位及居住停车位不足、居住类停车位不合理等情况。而老城区、老小区停车位缺口大,新城区、新小区停车位富余较大。
我市一家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行业而言,立体停车库未来的发展,关键是找到真正的刚需。目前,建设机械立体停车库需更加审慎,必须在科学评估需求与场地实情的基础上推进。长期闲置的机械立体停车库可以进行改造或拆除,以优化稀缺的停车资源配置。有关部门可以将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模式应用到改造机械立体停车库上,由居委会、物业或业委会经过内部协商,自行申请。相关部门捕捉到这些真正的需求后,可以确认一些刚需改造示范点,制定出相关的改造实施流程和扶持政策,以点带面,可以起到较好的示范效应,让那些被闲置的机械立体停车库真正使用起来,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
实际上,为了加强我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推动停车场建设,规范停车秩序,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2年1月13日表决通过的《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2年5月13日批准。该条例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征求发展改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人民防空等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意见,综合人口规模和密度、土地开发强度、机动车保有量、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等相关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建筑物停车场配建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实施。建筑物停车场配建标准应当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规定:鼓励停车矛盾突出区域以及有条件的单位、住宅小区改建、新建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应当符合相关安全规定,与城市容貌相协调,并按照要求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鼓励和支持停车装备制造企业强化自主创新,加强机械式停车装备等研发,打造自主品牌。
一边是机械立体停车库被闲置,一边是停车难问题依然突出,这样两难的局面该如何破解呢?对此,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府投资项目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停车产业化是解决机械立体停车库闲置和城市停车难的根本出路。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停车产业规划编制,完善停车设施布局;加大投资建设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融资体制;优化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加快培育龙头停车企业,推动停车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推进我市停车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停车场的运行效率,切实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全媒体记者
蒋定嵩 吕杨眉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