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苏玲报道摄影)“柳江烟雨正茫茫,登上高楼在东墙,马鞍山顶浪涛响,朋友一曲九回肠……”10月11日晚,伴随着悠扬旋律,柳州原创音乐互动轻喜剧《会发光的朋友》完成第100场演出。紧接着,这部作品将“整装出发”,赴北京开启为期多日的驻场演出。
这一趟北上之旅,带去的不仅是一场场精彩演出,更有柳州这座城市的人文风情与烟火气。
以柳州山歌为脉、壮锦为衣,《会发光的朋友》以音乐与轻喜剧的形式呈现,兼具温情叙事与本土文化输出。其在“小而美”的演艺空间,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观演体验。
作品的精彩,从观众的热情中可见一斑。柳州观众邓诗婕观演5场,每一次都沉浸其中,常看常新。她分享道:“有卡司(演员)并非柳州人。来自天南地北的他们在演出互动中,感受到了柳州人民的热情。”
有观众评价:作品巧妙融入地方文化,用“戏中戏”的方式讲述刘三姐的故事。音乐探索了山歌与摇滚、说唱等的碰撞,打破了大众对山歌的单一印象。
《会发光的朋友》完成100场演出,也是柳州文旅融合的一个生动实践缩影。于观众而言,观演不再是单一的剧场体验,在剧场内还能感受戏剧的温暖与欢乐,更能循着剧中的柳州元素,走出剧场深度探索柳州这座城市的魅力。
正如观众杨柏英所说:“真是一个美妙的夜晚,在剧中遇见了非常友爱团结的柳州人,作品把柳州的真善美传递给了我们。”
以艺术为桥梁,这部作品宛如一名柳州向导,引领观众看见更立体的柳州——既不限囿于工业,也不止步于山水,更充盈着人文温度与文艺气息。
自今年2月首演以来,《会发光的朋友》的“文化足迹”不断延伸,赴日本亮相第29届BeSeTo(中日韩)戏剧节,在跨文化舞台上完成艺术对话;历经川渝巡演、南宁驻演,让柳州风采在多地绽放。周末及节假日在本地的驻场演出,更让观演消费场景愈发日常化、生活化。
该剧此次奔赴北京的驻场演出,将以鲜活的文化元素向北京观众展现柳州的多元魅力,发出“跟着演出游柳州”的热情邀请。“跟着演出游柳州”这一模式,也推动柳州培育“以演带游、以游促消”的文旅消费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