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1月07日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中共柳州市民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上,立足柳州实际,我们唯有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求贯穿民政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创新实践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才能精准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夯实共同富裕根基,为柳州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民生温度。

一、坚守底线思维,以精准兜底保障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兜底性民生建设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的本质要求,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有保障、生存有尊严。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大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力度。创新构建“物质救助+关爱服务”社会救助模式,推进社会救助从单一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协同发力转变。要完善困境儿童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强化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健全成年孤儿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医疗救助等后续安置体系。创新打造“柳小明牵手童行”等专业关爱服务品牌,构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一站式”综合保护平台,织密儿童关爱保护网络。以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为载体,以市、县两级救助服务设施升级改造为重点,提升市救助管理站作为区域中心站的服务能力。

二、强化系统观念,以基础服务提质激活共同富裕动能

基础性民生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关键载体,覆盖婚丧嫁娶、特殊群体保障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基础性民生建设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既为兜底性保障提供依托,又为普惠性服务拓展空间,需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服务供给体系,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做好婚姻登记工作,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推进公园式、景区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创新举办具有柳州特色的集体婚礼、集体颁证、户外颁证。要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与服务水平,强化数字赋能,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应保尽保。一体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政产学研用”各领域协同发展,在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创新平台、融合业态上创新求变。加快构建精神病人救治为主业、康复服务为重点、精神病人养老为突破,医疗、康复、养老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精神卫生福利事业。

三、秉持共享理念,以普惠供给扩容拓宽共同富裕路径

普惠性民生建设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路径,聚焦城乡居民普遍需求,通过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共同富裕从底线保障向普遍共享升级。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政策机制,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化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和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物业+养老”服务,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实行保障基本与有偿服务相结合,逐步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服务站点,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创新建设柳州数智康养生态体系,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养老服务,升级数智康养大数据平台,拓展机构、社区、居家微康养服务场景,整合融入各类服务生态,建立行业大模型。强化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让社会组织成为民生服务普惠共享的重要载体。持续优化社会组织层级、领域和类型布局,构建市—县—乡社会组织“1+N”服务体系。要促进和规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强化慈善事业普惠功能。重点打造“慈善情暖万家”等特色慈善品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事业。拓宽慈善资金募集渠道,创新打造“慈善+”多元活动场景,形成“人人可参与、人人能共享”的普惠性慈善格局,让慈善资源惠及更多普通群众,为共同富裕注入多元力量。

--> 2025-11-07 □中共柳州市民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5905.html 1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