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道漂
毛豆腐,顾名思义,就是长满“毛”的豆腐,是我国江南地区的传统美食。近期,我市街头出现了该传统小吃的身影,不少市民对此感到好奇,毛豆腐是如何制成的?味道如何?10月15日,记者采访了柳江区拉堡镇农贸社区居民韦波。
韦波的妻子是湖南人,小时候对外公做的霉豆腐情有独钟,长大后,仍对记忆中的味道念念不忘。为了帮妻子找回遗失在岁月里的“老味道”,6年前,韦波通过请教他人和阅读大量教程,经过数月尝试,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理想”的毛豆腐,用乡味解了妻子的“乡愁”。
记者来到韦波家中,看到他正将提前浸泡了8小时的黄豆放入打浆机中磨浆。“磨浆后过滤一遍,就开始煮浆。”韦波一边操作一边说,毛豆腐的质感偏向老豆腐,豆子和水的配比以1:6为宜,豆浆水煮至沸腾后再过滤一遍,可让豆腐的口感更细腻。
将沸腾的豆浆水静置,冷却至85℃左右,就到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点豆腐。韦波通常是用酸浆作为凝固剂,“点豆腐时要注意细节的把控。”韦波说,酸浆要少量多次地慢慢加入,同时要搅动浆液,这样才能确保酸浆和豆浆混合均匀。当浆液表面开始出现小气泡和小结块时,韦波停止加入酸浆,盖上盖子静置等待。
过了20分钟左右,韦波开始“上包”,即用纱布将凝固后的浆液包住,“一定要趁热‘上包’,不然后面压制成型时豆腐会散。”韦波将冷却的豆腐均匀切块放在竹匾上,等到豆腐表面的水分完全挥发后,用透明薄膜将其密封,放置在避光的密闭空间,温度控制在15℃至26℃,等待其自然发酵。约一周后,白嫩光滑的豆腐就会长满“绒毛”。
毛豆腐有多种吃法,可生煎、清蒸、油炸。记者看到,韦波用小火将毛豆腐煎至金黄,而后浇上酱料,撒上黄瓜丝,做成了一份诱人的特色小吃。记者夹起一块毛豆腐品尝,感觉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