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叶露婷
从口腔黏膜提取的唾液就能“剧透”孩子天赋,从而帮助家长们“精准定位”,达到定向发掘孩子潜力的目的?近期,天赋基因检测受到关注,一些家长认为检测有助于了解孩子的潜在优势,也有不少家长认为该项检测只是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陪伴与引导孩子。那么,小记者家长们是如何发掘、培养孩子优势智能的?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优势智能呢?
1
后天教育比检测结果更重要
“天赋基因检测没有必要,因为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天赋,可以通过日常的陪伴和观察进行了解。至于孩子将来是否朝某方面发展,除了天赋以外,更应基于她的兴趣爱好。”小记者舒玥麟的妈妈韦婉娜表示,天赋、智商等是先天的,而后天的陪伴、教育、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
韦婉娜认为,当发现孩子在某方面具有优势,他们便加以引导,努力将孩子的天赋与兴趣结合在一起。为了发掘女儿的优势与兴趣,韦婉娜在女儿小时候为她报了许多兴趣班,有钢琴、舞蹈、绘画等。后来,她发现女儿对钢琴与舞蹈不感兴趣,而在绘画方面颇有兴致与潜力,于是,从2岁半开始,韦婉娜便让女儿努力学习绘画,至今已有8年。这两年,舒玥麟参加柳州日报社、柳州市教育局主办的书法绘画相关赛事,捧回了不少奖状。
赵涛是小记者李雨薇的妈妈。她认为,天赋基因检测是相对较新的事物,基于个人成长环境以及技术研发地域的差异,她对检测结果是否客观、科学持怀疑态度。在孩子优势的挖掘和培养方面,她奉行顺其自然和后天引导的原则。赵涛发现,女儿是一个喜欢阅读且观察细致的女生,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更擅长写作,于是她着重加强女儿在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例如加大阅读量、参加相关活动等。这些年,李雨薇通过柳州晚报小记者平台进一步锻炼了写作能力,多篇文章在《柳州晚报》上发表,还两次被评为“柳州晚报十佳小记者”,两次被评为“柳州日报社积极通讯员”。
“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兴趣,通过赞扬、鼓励、肯定的形式增强孩子信心,给予她健康成长的环境,从而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赵涛表示。
2
用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
“基因检测已不是新鲜事,很多年前就有了相关检测,这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柳州市儿童阅读推广人麦慧认为,基因检测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以帮助家长更了解孩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和教育。
邱女士一家三口已完成相关检测。“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指标,我们都有数据参考。甚至,孩子哪些能力遗传自我,哪些能力遗传自她爸爸,我们都能知道。”邱维娟表示,报告很详细,包含人格特色、决策倾向、认知功能、人际心理等指标,这些都利于她教育孩子。“比如报告预测我儿子身高为168.5cm,为了让他长得更好,我们有针对性地给他补充了缺少的微量元素,现在他的身高是174cm。”邱维娟称,知道了儿子的性格特征,他们有意识地锻炼、纠正他的薄弱方面,让他身心得以更健全发展。
柳州市雪梨教育创始人、心理学专家廖毅琳表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智能,一个再普通的孩子,都至少具备2至3个优势智能。“如果能够把这2至3个优势智能发挥好,也足够他(她)过好这一生了。”廖毅琳从木桶原理切入,表示人生的高度并不由最短的板决定,而是由最长的板决定(最高),所以家长们要努力发掘孩子的长处,并加以适当培养。
“一般而言,学科成绩的判断标准是统一的,导致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单一,即单纯从核心学科成绩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优劣。其实,应该以更全面的视角了解孩子的优势智能。”廖毅琳以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背景,认为家长要多元看待孩子,除关注成绩之外,还要关注孩子的情感感知能力以及在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学习。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们应细心观察,努力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并为孩子优势智能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平台;当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孩子将更有信心,从而用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达到促进全面发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