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2日

都是手机惹的祸?

周日下午,小萌正享受着惬意的周末时光。她左手拿着手机,和朋友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喜欢的动漫作品;右手拿着剪刀,开心地拆着刚网购到货的包裹。

突然,卧室的门被用力推开,小萌的妈妈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她一把抢过小萌的手机,重重地摔在地上,生气地说:“每天就知道抱着手机玩,还尽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你看看你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退步了多少!从今天起,不许你再用手机了!”看着地上碎裂的手机,小萌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崩溃地吼道:“你凭什么这么说我的朋友?你根本什么都不懂,为什么要这么说我!”说罢便夺门而出。

这并不是小萌和妈妈第一次因为使用手机的问题爆发冲突。小萌今年上初二,从小就十分喜欢看动漫。小学毕业时,妈妈为了奖励小萌,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一开始,小萌只是偶尔用手机看看动漫、追追剧,但随着初中学业压力加重,加之没有交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和身边人的交流逐渐减少,小萌只能通过手机上的社交软件满足交友需求。慢慢地,小萌在网上结识了不少与她年纪相仿且共同喜爱动漫的朋友,也慢慢接触到了“二次元”和Cosplay文化。

Cosplay爱好者通常会通过服装、道具、化妆的方式,把自己装扮成动画、漫画、游戏等虚拟角色,这让小萌十分感兴趣。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小萌开始从网上购入各式各样的彩色假发、服装道具以及化妆品等,并且经常通过手机和线上好友们交流经验。

看着女儿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网购的开销越来越大,还经常穿着一些“奇特”的服装,嘴里念叨着自己听不懂的网络语言,小萌妈妈有些难以接受。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小萌的成绩较以往有明显的下降,老师也反馈说小萌上课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总在本子上涂涂画画。联想到女儿近期的表现,小萌妈妈感到十分担心,在她看来,沉迷于玩手机和女儿成绩下降有着直接关系,如果再不加以管制,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小萌的学习。于是她提出要没收小萌的手机,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如果小萌的成绩有所提高,再考虑把手机还给小萌。

可对于小萌来说,手机是她唯一的社交途径,所以她经常偷偷把手机拿回来玩。看着女儿如此痴迷玩手机,小萌妈妈一怒之下,便采取了更为激烈的手段。

从那以后,小萌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经常一整天都不说话,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妈妈问起在房间里做什么时,小萌常说“没干嘛”,有时还会生气不理人。小萌状态的改变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偶然一次,班主任发现小萌的手臂上有疑似自残的痕迹,她就建议小萌妈妈带小萌去专业的心理门诊进行咨询。

通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综合评估,心理咨询师发现小萌处于抑郁状态。由于小萌已经出现了自伤行为,咨询师建议小萌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对小萌妈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母女关系有所缓和。经协商,小萌妈妈同意让小萌在周末固定时间使用手机,小萌也保证会按时交还手机。

心灵密语解码

本期解码嘉宾:韦松男 心理咨询师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自我意识通常会进入第二次飞速发展,对社交的需求也会有所提升。这一阶段,他们会对自己的交友范围进行更精细的区分,也希望能交到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相似爱好的朋友,并且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在群体中得到关注与认同。

此案例中的小萌,表面上是过度依赖手机的问题,但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对社交的需求。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预防孩子沉迷手机等电子设备固然重要,但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和社交需要。当发现孩子有变化和问题时,家长应与孩子耐心、平和地交流,了解彼此的想法,不建议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另外,对“二次元”等文化,很多家长会由于缺乏了解,下意识地认为其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价值观。但实际上,每种文化都有其形成和流行的原因。动漫中的人物和故事,是孩子内心世界的投射,家长不妨以此为契机,从动漫的人物故事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忧。同时也应多与孩子交流,以倾听孩子表达为先,从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需求,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庭聆听者。

(余琦)

--> 2024-07-0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795.html 1 都是手机惹的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