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斌
7月12日,多辆两轮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柳北区健民路的人行道上,导致行人通行不畅。柳北区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队员吴振翼恰巧巡逻至此,便将两轮电动自行车一辆辆推到指定位置停放,还路于民。
“执法人员响应速度快、能解决问题。路通了,居民心情也顺畅了。”家住通建中天城小区的居民曹女士说。
吴振翼以前是柳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三中队的一名执法队员,一年前调至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驻点工作。吴振翼说:“以前在中队执法,范围很广,有些地方偶尔会巡逻不到。如今进驻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有精力集中解决片区内的大事小事,市民对我们的满意度很高。”
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于去年9月成立,日常由3名业务能力强的执法人员驻站开展工作。工作站管辖范围覆盖6个居民小区,含3570户居民、231名商户,主要对小区容易产生的违建、放养家禽、侵占绿地、私接乱拉电线等问题进行管理,并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案例讲解、警示教育、巡查提醒、社会动员等服务。
记者在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门前看到,所有执法人员的联系方式都是公开的。
“今年上半年,工作站累计为群众解决各类城市管理案件500余件,其中占道经营和占道停车案件较多。”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站长陈德勇介绍,执法人员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服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协调处理、解决问题、反馈情况,将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以前一些商户对执法人员的印象不太好,随着‘721’工作法深入推进,他们对待执法人员的态度大为改观。如一些群众想临时跨槛促销,会主动向执法人员询问相关事宜,执法人员也会逐一耐心解答。”
星城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是我市执法力量下沉基层,从“末端执法”到“前端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累计建设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15个、巡回站59个、执法工作联系点2个,力争实现“社区见城管,事事有人管”。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
“主动靠前,提前介入,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城管执法工作站目前已形成“小事在工作站解决,普通事情在辖区执法中队解决,大事在辖区执法局解决”的“三事分流”处置模式,开拓“主动上门”工作思路,督促执法人员做好城市管理员、法治宣传员、信息采集员、业务调解员、社区管理员等角色,不断健全社区、物业、居民、城管“四方议事”协调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