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新生儿都喜欢被父母搂抱着轻轻摇晃,但有时候,一些新手爸妈在宝宝哭闹不安或难以入睡时,会抱着宝宝不停地摇动,宝宝哭闹得越凶,父母摇晃的幅度就越大,以为这样可以使宝宝很快安静下来。其实,大幅度的摇晃对宝宝十分有害,甚至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
什么是婴儿摇晃综合征
在婴儿哭泣不止时,照顾者试图通过用力摇晃来安抚婴儿,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婴儿摇晃综合征也被称为颅内出血和视网膜出血综合征,是由于剧烈摇晃婴儿,导致婴儿出现的一种严重脑损伤。
婴儿的颈部肌肉尚未完全发育,不能有效地支撑头部,因此在剧烈摇晃时,大脑会在颅骨内部产生移动。这种移动会导致脑组织受到压迫、拉扯并撞击颅壁,进而可能引发脑水肿、脑出血以及神经纤维的撕裂等严重损伤。
婴儿摇晃综合征的患儿,程度较轻的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倦怠,程度较严重的则表现为有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神情恍惚、惊厥、昏迷等现象,长大后还可能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危险。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在摇晃后出现精神不振、表情淡漠、眼神呆滞、食欲缺乏等情况,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了。
正确的抱婴方法
1. 抱1个月至2个月的宝宝,关键是托住头部。家长可以让宝宝平躺在自己怀里,也可以稍稍斜躺,但无论是平抱还是斜抱,家长的前臂一定要托住宝宝的头部,另一只手臂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腰部。
2. 抱3个月宝宝,有斜抱和直立抱两种方式。斜抱的角度可比之前稍大。直立抱则有两种姿势,一种是让宝宝背靠家长,坐在家长的一只前臂上,家长的另一只手拦住宝宝的脚部;另一种是宝宝面朝家长,坐在家长的一只前臂上,家长的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部,让宝宝的胸部可以贴在家长的前胸和肩部。
不正确的带娃方法
除了抱婴时不能用力摇晃,以下带娃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1. 和宝宝玩游戏过于激烈。一些过于激烈的亲子游戏,如抱着宝宝旋转,让宝宝坐在家长膝盖上并往后用力翻躺等,都可能让宝宝受到惊吓,甚至导致颈部受伤。
2. 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用力拍打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的背部也是一种摇晃,容易引起内脏损伤和脊柱受伤,更严重的还可能损伤脑部,建议家长改为手弓起呈空心状态拍打,并轻轻抚摸。
3. 将宝宝用力往上抛玩。这个动作虽然能让大多数宝宝开心大笑,但其实十分危险,容易给宝宝带来脑挫裂伤,应该避免。
4. 大力摇晃宝宝的摇床。宝宝即使睡在摇床上,家长也不能过于剧烈地摇晃摇床,否则宝宝的头部也有受到伤害的危险。
5. 使用没有防震轮子的婴儿推车。如果使用没有防震轮子的婴儿推车,当碰到颠簸的路面时,睡在车里的宝宝极易受到伤害。建议选择有防震功能的婴儿车,同时外出时给宝宝垫上柔软舒适的婴儿枕头。
如何正确处理婴儿的哭闹
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而言,哭闹几乎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宝宝哭了,要先检查是不是尿了或者拉臭臭了、是不是饿了、是不是衣服穿得不合适,同时也要排除一些疾病的表现。在抱着宝宝哄时,可以让宝宝听一些白噪声(如电风扇运作的声音)或轻柔的音乐,还可以用婴儿床推着走走,或者驾车带宝宝外出逛逛,这些都是常用的安抚宝宝、平息哭闹的方法。
同时,家长也应了解一些的宝宝特殊情况,如宝宝发生肠绞痛而哭闹时,家长应了解这是一些婴儿必经的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会慢慢好了。
很多情况下,宝宝哭闹一阵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伤害,如果因为宝宝哭而过度摇晃、打或扔,这才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当宝宝哭闹,家长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烦躁而对宝宝做一些伤害性动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带娃方法、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发生率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为婴儿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钟艳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