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冯浩
“电梯一坏,业主心忧;报价单一出,疑虑四起。”此前,本报报道了东城印象小区电梯维修报价出现“跳水”现象,由此引出电梯维修市场存在虚高报价、配件“以次充好”“小病大修”等问题,既影响业主正常出行,又加剧了业主与物业、维保公司之间的信任危机。那么,该难题应如何破解?背后乱象该怎么管理?记者继续展开调查。
1
监管困局:各管一摊,难管“一本账”
电梯维修费究竟归谁监管?记者调查发现,相关部门职责划分不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主要负责电梯安装维保资质和安全监管,对不合格维保电梯等行为进行查处;而该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科相关负责人则认为,电梯维保报价属于市场行为,但相关公司报价不得出现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处置。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和住房改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其职责是规范物业管理和维修资金申报流程,对维保报价收费并无直接约束力。物业服务公司主要负责小区电梯的日常巡查,发现隐患或故障后会委托维保公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市民对此反映强烈,认为各部门虽各司其职,但在实际操作中,对电梯维保费用问题往往出现监管空白。“安全当然重要,但我们对维修报价一无所知!”东城印象小区业委会主任梁先生表示,小区业委会成员多为业主自愿担任,缺乏电梯维修专业知识,难以有效监督维保公司的报价和服务质量。
梁先生说,业委会作为一个桥梁,可以反映业主的诉求,并且对物业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选择电梯维保公司方面还能提出异议,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没有业委会的小区会更加难。”
物业公司也倍感无奈。桂中大道某小区物业负责人梁女士说:“物业既无专业能力审核维修方案,又面临业主的质疑和压力,我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业主总怀疑我们和维保公司串通,可我们只希望电梯能快点修好。”
2
业内人士:多方监管,重建信任
面对电梯维保市场的“糊涂账”,某电梯维保公司工程部负责人黄先生建议,物业在选择维保公司时,务必查验其是否具备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可通过物业协会、同行推荐或网络评价筛选可靠公司。同时,在合同中应明确服务范围、响应时间、收费标准等关键条款,特别要注明“未经书面确认,不得擅自更换大额零件”,以避免维保公司擅自增加维修费用。
某电梯维保公司工程师朱先生补充道,物业或小区业委会应加强对维修过程的监管,收集每次维修的资料,包括维修时间、内容、更换的零件、费用等,并保留书面文件,如维修合同、报价单、发票、沟通记录等。同时,拍照或录像记录被更换的旧零件或维修过程,以备后续查验。
“核实维修是重中之重。”市物业协会秘书长吴国振认为,物业或业主应要求维保公司提供故障检测报告,明确损坏原因和维修依据。如有必要,可寻求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专业评估,或聘请其他电梯维保公司进行二次检查,对比诊断结果。
另外,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测,与维保公司的报告进行交叉验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物业应积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要求业主代表参与维修过程监督,并定期公开维修记录和费用明细。
实践中,我市一些小区曾成功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10月,中房柳铁新城小区因同一部电梯频繁发生故障,业主对物业产生质疑。物业果断更换电梯维保公司,解决了维修问题。2025年2月,华展华园小区37栋1单元电梯故障停用,物业通知业主现场录像记录整个维修过程,让维修过程公开透明,成功化解了业主对公示价格的信任危机。
3
法律人士:报价需透明,违法必究
“维修报价不能成‘糊涂账’,要让业主看清每一分钱的流向。”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韦维认为,虽然电梯维保报价属于市场经营行为,但在报价时必须注明产品价格、型号等关键信息,确保信息透明公正。另外,由于电梯维修专业性强、技术性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投标,业主可以多方咨询,价比三家,理性选择。
韦维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行为,或者利用虚假的、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若维保公司在电梯维修报价中存在虚高报价、乱报价等行为,可能涉嫌价格欺诈,构成不正当价格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维修配件“以次充好”等行为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合同诈骗罪的相关条款。建议受害者保留好相关证据,如维修合同、报价单、发票等,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他山之石:多地探索破局之道
探索电梯行业破局之道,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4年9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联合有关部门实行“梯管家”策略,建立收缴、监管、支付、通知的全流程资金监管平台,通过线上询价、提供“三方比价单”,以及线下合同解读、律师咨询等手段,有效解决了业主的疑问。
2024年12月,绍兴市电梯行业协会公布了《绍兴市电梯主要零部件及工时费价格》,详细披露了绍兴市广泛使用的五个主流电梯品牌的“价目表”,有效打破了价格壁垒,消除了信息不对等现象,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
2025年2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托管+保险+服务”多重保障,建立了全市首个电梯全品类配件库,促进电梯配件价格透明,形成电梯维修和配件更换诚信体系,打造公平、开放和透明的维保市场环境。
记者手记:
在此次的走访中,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电梯维修费究竟谁来管?又该如何管?难道仅仅依靠法律的约束?其间,无数次听到这样一句话:“这是市场行为。”当价格高昂的维修报价摆在毫无专业知识的业主面前时,他们往往感到无助和迷茫,无疑让维保公司手握了绝对的定价权。
维保报价的监管,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维保报价的监管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电梯维保市场环境,拓宽监管范围,确保报价的合理性和透明度。